文档介绍: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
第5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案例2-3
男性,63岁。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5年。有吸烟史40T ℃,BP 130/80mmHg,神志清,胸廓呈桶状,双肺叩诊过清音,触觉语颤减弱,肺泡呼吸音减弱,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血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70%。X线胸片:双肺透亮度增高,肺动脉扩张。
问题:①临床诊断?
②主要护理问题?
③健康指导?
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
(一)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慢性病变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进而导致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病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常见,约占80%~90%。
肺动脉高压形成:是慢性肺心病发生的先决条件,而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最重要的因素。
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
定义
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
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
‰, ≥15岁为‰ 。
北方>南方,农村>城市,吸烟者>不吸烟者。
男女无差别。
占住院心脏病的46%-%。
流行病学
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
①支气管、肺疾病:最多见于COPD占80~90%,其次支哮、支扩、重症肺结核等。
②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胸廓或脊柱畸形,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等,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肺功能受损、气道引流不畅、肺部反复感染,进而肺气肿、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肺心病。
③肺血管疾病:如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狭窄、阻塞,肺血管阻力增加,加重右心室负荷,最终发展成肺心病。
④其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产生低氧血症,使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肺心病。
病因
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
肺的功能和结构的
不可逆性改变
反复气道感染
低氧血症
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
肺心病的关键问题
肺心病的先决条件
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
1、功能性因素:
缺氧、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
2、解剖性因素
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滞度增加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因素
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
1、功能性因素:
缺氧: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重要因素。
(1)体液因素: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占重要地位。
缺氧使缩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占优势,使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
(2)缺氧---直接使肺血管平滑肌收缩。
缺氧→平滑肌细胞膜对Ca2+通透性↑ ,细胞内[Ca2+] ↑ →肌肉兴奋--收缩偶联↑→肺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阻力增加。
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
高碳酸血症
PaCO2 [H+]
血管对缺氧
收缩敏感性
血管平滑肌收缩
肺动脉高压
↑
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