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心电图教程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743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电图教程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8/26 文件大小:7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电图教程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将此体表的变化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曲线,即为心电图。在正常情况下,每次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均可出现相应的一组波形。
图1-1 本图可见窦房结形成起搏后迅速将冲动通过传导系统传至心脏各部形成心肌整体的电活动,然后心肌形成机械性收缩。
第1页/共19页
图1-2 心电图各波示意图
1、P波:反映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2、P-R间期:代表激动从窦房结通过房室交界区到心室肌开始除极的时限
3、QRS波群:反映心室肌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4、T波:代表心室肌复极过程所引起的电位变化
5、S-T段:从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间的一段水平线
6、Q-T间期:从QRS波群起点到达T波终点间的时限
7、U波:代表动作电位的后电位
第2页/共19页
图1-3 心肌细胞除极时跨膜电位的变化
除极在动作电位曲线上表现为一骤升线,称为动作电位0相。0相相当于心电图的R波。
图1-4 心肌细胞复极时动作电位的变化(1)
复极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迅速降低,对K+的通透性重新升高,使细胞内K+又开始外渗,因而细胞内正电位迅速下降,接近零电位,此期称为动作电位1相,相当于临床心电图的J点。
图1-5 心肌细胞复极时动作电位的变化(2)
向内的Na+流与向外的K+流迅速达到平衡,使细胞内电位接近零电位水平,在动作电位曲线上形成一高平线,称为动作电位2相。相当于临床心电图的S-T段。
第3页/共19页
图1-6 心肌细胞复极时动作电位的变化(3)
2相末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大增加,故K+从膜内高浓度处加速外渗,使细胞内电位迅速下降,部位负电位,相当于临床心电图的T波。
图1-7 心肌细胞复极结束时的动作电位
当细胞内电位终于恢复到-90毫伏并维持在此水平上,即为静息膜电位,这个时期称为4相。4相相当于临床心电图T波后的等电位线。
图1-8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
0位相:R波; 1位相:J点
2位相:S-T段; 3位相:T波
从0相开始到4相开始的时间称为动作电位的时限,相当于Q-T间期。
第4页/共19页
二、除极与复极过程的电偶学说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时,膜外排列阳离子带正电荷,膜内排列同等比例阴离子带负电荷,保持平衡的极化状态,不产生电位变化。
图2-1 当细胞一端的细胞膜受到刺激(阈刺激),其通透性改变,使细胞内外正、负离子的分布发生逆转,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出现除极化,使该处细胞膜外的正电荷(钠离子)迅速进入细胞膜内,此时该处细胞膜外呈负性电位,而其前面尚未除极的细胞膜外仍带正电荷,从而形成一对电偶(也称为偶极子)。(如左下方图2-2)
第5页/共19页
图2-3 除极时,电流自电源流入电穴,并沿着一定的方向迅速扩展,直到整个心肌细胞除极完毕。
此时心肌细胞膜内带正电荷,膜外带负电荷,称为除极状态。由于细胞的代谢作用,使细胞膜又逐渐复原到极化状态,这种恢复过程称为复极过程。
第6页/共19页
图2-5 在实验的条件下,由于复极与除极的程序相同,即电穴在前,电源在后,故在单极电图所记录的复极波(T波)与除极波(QRS波群)方向相反。
图2-4 复极过程与复极过程方向相同,但复极化过程的电偶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因此记录的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相反。
第7页/共19页
需要注意,在正常人的心电图中,记录到的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主波方向一致,与单个心肌细胞不同。这是因为正常人心室的除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而复极则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是因为心外膜下心肌的温度较心内膜下高,心室收缩时,心外膜承受的压力又比心内膜小,故心外膜处心肌复极过程发生较早。(如图2-6、2-7、2-8)
图2-6 心肌内外膜不 图2-7 实验条件下内外 图2-8 正常时心室肌
同步除极对心室波群 膜除极与复极的变化与心 内外膜除极与复极的变
的影响 电图的关系 化与心电图的关系
第8页/共19页
三、由体表所采集到的心脏电位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如左图3-1:左、右心室心肌的厚度所构成的电动力强率对心电波群的影响。
2、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如左图3-2:探测电极与心肌细胞间的距离对心室波群的影响。
3、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