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锥的体积
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结合具体情况,探索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锥和学习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能力教学,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教材首先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直观估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进行这个估计是形成一个猜想,如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确定的倍数关系,就可以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然后验证估计,探索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例题把验证活动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指导学生选择实验器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左图把圆锥形容器放到圆柱形容器的上面,容易比出底面积是否相等。右图把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靠近着放在同一桌面上,容易比出高是否相等。第二步指导倒沙活动:在圆锥形容器里装满沙子,倒入圆柱形容器。从“3”次正好倒满证实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的3倍,也就是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1/3。第三步进行推理,把实验的结论用数学式子表示,最终得出圆锥的积公式。猜想—验证是发现规律、创新知识的常用策略,教材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把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教学设计成鼓励猜想
—引导验证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态度。
这学期,是小学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期,经过五年多数学知识的连续学习,以及对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和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该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慢,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好动,尤其是我任教的班级男生过多,缺乏踏实,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因此,在本节课上,应加强组织教学,灵活应用教法,以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实验的那个活动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小组成员之间动手做一做相互讨论自己探究出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对学生的回答和板演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两类结构
复习导入
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动手实验等活动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有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的体积=( )
用字母表示是( )
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公式掌握的很好,下面我们来一组练习题看大家能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
计算下列圆柱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
1、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6厘米,体积?
2、底面半径2分米,高10分米,体积?
3、底面直径6分米,高10分米,体积?
请三位同学口答,其他同学补充
上节课的知识大家学习的很不错,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圆锥的体积,首先来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找一位声音洪亮的同学读学习目标)有没有信心完成好今天的学习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