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乘法结合律的过程,体会乘法结合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经历探索乘法结合律的过程
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32+56○56+32 89+72○72+89
课件出示a+b=b+a
。
课件出示:12+39+28= 23+34+27=
课件出示:(a+b)+c=a+(b+c)
(学习乘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快速的计算,那么,我们前面学过的乘法,是不是也有运算定律呢?会不会也有交换律?
猜想一下?
预设:学生可能想到根据乘法口诀,也可能想到根据加法交换律想到乘法也有交换律举例说明。(如:3×2=2×3)多找学生举例并且板书出来
分组计算:(课件出示)教师读题:用计算器计算,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符号。学生分组计算645×32()32×645
203×46()46×203
180×53()53×180(每个小组计算一组算式)
计算完后,分组汇报结果。你还能写出几组这样的算是吗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组算式,看看等号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吧)
教师明确:左右两边乘法算式的两个乘数调换了顺序,其结果相同。
小结:你说的真好。这就是乘法交换律(课件出示:乘法交换律内容)谁能把这段话大声朗读一遍?(一个学生)
问:我们自己也能总结出定律了,真了不起。如果用a和b表示两个因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a×b=b×a
3、小组学习讨论乘法结合律。
师:同学们,通过大家的猜想验证我们总结出乘法有交换律,很了不起。那么乘法还会不会有结合律?我们先来看这幅图。
出示课件:主题图,学生看图。
学生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你们能算一算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吗?
预设:如果学生只列出了一种算式,教师加以引导。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整理出两种算法:(25×5)×2=25×(5×2)
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注意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1)(36×4)×25 36×(4×25)
(2)(28×5)×6 28×(5×6)
学生分组计算。(每一组算式分两组做)小组里先交流交流。
随着汇报课件出示: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课件出示定律内容)
提问: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上面的规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师:板书(a×b)×c=a×(b×c)
小结:三个数相乘 ,先算前两个数和先算后两个数,积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