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高校课堂教学金融学论文
1在教学中要关注新的金融发展状况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金融活动已日益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内外金融活动的频繁变化,使微观金融领域和宏观金融领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金融活动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大。由于教材受到编写、出版等时滞的影响,往往很难将最新的东西容纳进去,传统的金融学高等教育所蕴涵的知识结构已经明显地落后于金融实践不断发展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关注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理论的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一方面必须紧密联系金融实践的最新发展,从基础理论层面进行阐释;另一方面必须把金融理论研究的成果,特别是最新研究成果及时纳入其教学体系,将最新的金融发展状况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最新信息。根据最新的金融领域发展动态,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地充实与更新,及时吸纳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确保本课程的前瞻性。
2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根据货币金融学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理论性、应用性、时间性教学内容三大类,按各类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理论性教学内容主要是对金融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介绍,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在掌握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正确的金融理念、思维方法和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观,奠定坚实的金融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宜采用科任老师课堂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应用性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金融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应用能力、实践与操作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于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对其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先在课堂讲授,然后对应用性内容作简要指引,再安排课后讨论题,让学生回去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增强他们的分析应用能力。如在讲到货币政策时,教师先教授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再分析货币政策的应用,然后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最后安排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查资料,然后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比如,在讲完存款准备金政策,要求学生课后查阅我国近些年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使用,并结合实际分析每一次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使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讲完公开市场业务,同样也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并安排讨论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最后由老师点评。
、走访及交流等方式
实践性教学目的是将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我校金融学实践教学是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中国人民银行、证券交易所及企业联系,建立金融实训基地,通过调查、走访、作报告等方式,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写出实践报告或课题论文,并做出成绩评定。同时,我们还建立了金融学模拟实验室,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