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高考“不倒翁”梁实.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不倒翁”梁实.docx

上传人:仅仅三声 2021/8/2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不倒翁”梁实.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高考“不倒翁”梁实
我参加高考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达到什么。我就是想上大学,我要达到我的愿望,否则我不甘心。
6月7日,四川成都。这是全国普通高考的第一天。在拥挤着年轻面孔的考场里,一位两鬓发白的中年考生格外引人注目。他身材壮实,眉开眼阔,眼角的鱼尾纹清晰可见。这是他第15次参加高考。
准考证上显示着他此时的身份:考生。而在考场之外,他还是一个丈夫、父亲、商人;从1983年到2011年,他从16岁的少年,考到44岁的中年;他被称为“中华第一铁脑壳”、 “高考钉子户”和“中华第一考王”。
他的名字是梁实。
经过多家媒体的报道,梁实被塑造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毫不动摇的“斗士”,一个永不言弃的“追梦者”。也有人说,在这样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他对高考近乎自虐的虔诚引导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假设这些评价是基于事实,那么事实究竟是什么?
高考前四天,在与《京华周刊》聊天中,这位四川大汉用他张飞式的大笑穿插着我们的对话,也为他令人费解的坚持提供了一行别致的注解。
采访结束后,梁实去烧了香,为高考祈祷。

屡考屡败,屡败屡考
1983年,16岁的梁实是四川省文宫中学的高三学生。他成绩并不好,平时老不交作业。那一年,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却连预考都没有通过。
本来,他可以像他的同学一样,在遗憾和失望过后,选择另一条和高考再也没有交集的人生。但这只是假设。事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1983年不过是梁实15次高考的开端。
原因只有一个,梁实要上大学。
于是,高考结束后,他又读了一年高一,再次高考,依旧落榜。1985年,第三次高考,再次落榜。那年,梁实18岁。他开始打工赚钱了。
从1986年到1991年,梁实连续6年参加高考,失败了6次。在这期间,梁实辗转内江、乐山和成都等地打工,修过机械,砍过木材,卖过电视机,最后成为了一家木材公司的员工。1991年底,24岁的梁实结婚了。新婚的幸福和琐碎的生活现实并没有冲淡梁实想上大学的愿望,只是让它更加强烈。
1992年,由于教育部规定高考报名必须“25周岁以下,未婚”,梁实参加了***高考,并被南京林业大学***教育学院录取了,但他说什么也不肯去。当被问及此事,梁实的态度非常明确:“在我心目中,普通高考和***高考是两回事,我也完全没有兴趣。”
梁实心目中真正的大学就是“一本”,比如他报考的四川大学。
1993年,木材公司倒闭,梁实成了下岗工人。他借了钱做木材生意,赚了人生中第一个一百万。1998年,他还在双流县白家镇建起了建材厂,自己当了老板。

他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说起这段经历,梁实笑言自己当时是运气好,但运气并没有给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大学录取通知书。梁实在他的大学梦面前,依然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
2001年,教育部发文取消了关于年龄和婚姻状况的报考限制。梁实又看到了希望。他第11次报名参加了2002年的全国高考,考了370多分。
2002年,梁实第12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