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新生儿硬肿症 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3,265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生儿硬肿症 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8/26 文件大小:3.1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生儿硬肿症 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定义
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冷伤
(胎寒、五硬)
是由受寒和/或多种疾病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种疾病。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受损。
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北方地区、寒冬季节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窒息、感染的患儿
第1页/共28页
病因
体温调节差
皮下脂肪少
1. 内因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脂肪凝固
低温
第2页/共28页
散热
产热
2. 外因
寒冷刺激
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收缩
肺血管收缩
肺动脉高压
右 左短路
酸中毒
无氧代谢
低氧血症
第3页/共28页
摄入不足
主要能量为葡萄糖
产 热
疾病
感染
窒息
腹泻
心脏病
第4页/共28页
3. 棕色脂肪
Brown fat
部位
腋下/颈部/肩胛/
中心动脉/肾脏/
肾上腺周围
第5页/共28页
病理生理
体温调节障碍
物质代谢改变
窦房结抑制
呼吸改变
凝血障碍
肾脏血流减少
脑血流减少
脏器血流减少
肠道血流减少
低体温-hypothermia
第6页/共28页
新生儿硬肿症
临床表现特征:
第7页/共28页
总结-5低
低体重
低胎龄
气温低
低摄入
低体温
第8页/共28页
新生儿硬肿症
“五低 ”
(1)低气温的季节或地区 以冬春季及我国北方发病者最多
(2)低出生体重儿 根据有关报道占本病半数以上。
(3)低日龄组的新生儿 本症多发生在生后1周以内,日龄在20天以上者发病例数明显减
(4)低生活能力的婴儿 如吸吮能力差,体温调节能力差,不能离开暖箱者,以早产儿
(5)低热量供给的婴儿 生后虽有吸吮能力,但护理者供给热量不足。
“二多”
(1)多病的新生儿 %~98%伴有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更易引起本症。
(2)患儿母亲多病 在妊娠期或分娩时,多有并发症存在,如妊高症、心脏病、前置胎盘、肝炎、肺炎及败血症等。
第9页/共28页
“五大特点”
1.“冷” 轻者局部发冷,重者周身皮肤发冷,甚至冰凉,伴有明显的体温下降。一般可在31~35℃之间,甚至有低于26℃者。
2.“硬 ” 皮下脂肪聚积的部位其“韧度”发生改变,皮肤紧贴皮下组织。早期硬肿感到皮肤较紧,不易捏起,以后感到僵硬,不能移动。触之硬如橡皮样,发硬皮肤呈紫红色或苍黄色。
3.“肿” 在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的部位,大部分有凹陷性水肿,少部分病例则仅发硬。国内有人报告52例中,硬肿者占79%,硬化者占21%,前者多在生后1~2日内出现,后者多在1周发病。
4.“休克征 ” 多见于重病例。由于血压不易测定,以下表现有助于诊断:面色苍白、呼吸不规则、心音低钝、心率增快或过慢、尿少或无尿、前臂内侧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3秒)、股动脉细弱,甚至摸不到等。
5.“DIC ” 重症硬肿在入院时几乎均伴有DIC,本病重症或晚期可见肺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周身出血,这些症状可能与DIC有关。
第10页/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