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高职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大学的升学率稳步提升,庞大的在校生,催生了当下新的经济形式,大学生群体经济。他们的经济行为,不同于我们一般群体的消费习惯、模式,有其独特的特点。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特殊的一部分,因欠缺良好辨识力,消费行为更多的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不良消费行为,如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等一系列的不好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和消费教育方面的缺失。因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社会都要承担起对当代大学生的一份教育引导责任,积极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习惯和培养良好的消费心理。
关键词:消费行为 成因 对策
现代人的消费观念作为一种生活理念深入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他们以货币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品质进行消费,很多人选择货币表现的价格高商品,显示自己贵族的身份。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族群,在当下的经济社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的作用,他们刚走出高中校园,临近成年或者刚满18周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易受到周围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且他们身上固有的属性,决定了他们的消费模仿行为注定是失败的涂鸦。他们身上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如经济来源少,消费方式单一和水平低,这些都与他们所接触社会的消费消费行为有巨大差距。高职生与大学生群体相比,他们更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更容易为外界左右。因而,如对高职生的心理和所处环境进行全面透彻的研究,必定能对症下药,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摒弃不良的消费行为。
1 高职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
普遍缺乏财商。高职生的入学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中专院校,另外一部分来自高中高考入学。相较于高中入学的学生,中专生有相对较好的理财能力,他们中专生活相对独立,部分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高职入学初期,会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学校周围的饭店生意异常火爆,接近月末饭店生意异常冷清,这个类似于“汉堡”指数的经济现象,也能从侧面说明高职生不善于理财,消费缺乏计划性。
盲目追求新时尚。高职生大部分为90后学生,他们喜欢追逐新奇特的时尚产品,他们更多关注产品是否能够区别他人,不考虑消费对自己的实际价值,导致他们更多的购买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新奇产品,如手机消费,高职生多数是三星、苹果产品。电脑消费更是选择大品牌,高配置,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电脑速度、价位,以满足自己虚荣的心理需求。
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在我们普遍的印象中,高职生学习成绩一般,动手能力相对较好。他们喜欢三五成群结对沟通感情,点餐请客,生日宴会浪费严重,为了在朋友间有面子,点菜数量庞杂超出实际需求,丝毫不理会我们社会所提倡的“光盘”行动。日常食堂消费中,部分同学亦是异常浪费,对我们提倡的“一茶一饭,当思之不易”的提示置若罔闻。在高职生的毕业季,许多毕业生甩卖很多在校期间购买的全新的衣物、用品,当时因喜欢冲动买下的心仪产品,毕业季都是“白菜价”甩卖,这种不理性不利于资源的节约,不符合中央关于例行节俭的纠正过度消费的精神。
消费结构欠缺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