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电与磁》复习提纲.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与磁》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sunny 2021/8/27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与磁》复习提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与磁》复****提纲
第 2 页
第二十章 电与磁 复****提纲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
一、磁现象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可分为人造磁体和天然磁体。
3、磁极:磁体上两端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北极(N极)和南极(S极)。
4、磁体的性质:吸铁性、指向性
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化
1、定义: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软磁体和硬磁体
⑴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或软磁体
⑵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或硬磁体。
3、磁性材料:能够被磁化的物质统称为磁性材料,物理实验中用到的各种形状的磁体都是能长期保持磁性的材料,都是用钢磁化而制成的。
三、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四种方法
1、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将被检验物体靠近铁类物质,若吸引则有磁性;若不吸引则没有磁性。
2、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将被检验物体用细线吊起来,若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说明该物体有磁性,否则没有磁性。
3、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将被检验物体的一端分别靠近静止的小磁针两极,若发现有一端发生排斥现象,说明物体有磁性,若与小磁针的两极表现为相互吸引则说明物体无磁性。
4、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若有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
已知一个有磁性,一个无磁性,可将两根钢棒摆成如图所示的“T”字形,
若能吸引则乙有磁性,甲无磁性。
四、磁场
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能够使磁针偏转的物质叫做磁场。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真实存在于磁体的周围。
第 3 页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3、磁场方向:放在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五、磁感线
1、定义: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画出的一些带箭头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2、注意:
①磁场是真实存在于磁体周围的一种物质;而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研究磁场方便,假想出来的一种模型,它并不真实存在。
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北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南极出发回到北极。可见磁感线是一组闭合的曲线。
③磁感线的疏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磁体两极处磁感线最密,表示磁极处磁场最强。
④磁感线布满磁体周围的所有空间并且不相交。磁感线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⑤磁感线的方向: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一致也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六、地磁场:地球周围的磁场。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不重合,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它们之间稍有偏离,存在磁偏角。最早发现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不重合的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
第二节 电生磁
一、电流的磁效应:
1、实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
2、实验表明: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第一个发现的,所以该实验叫做奥斯特实验,它是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有联系的实验。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