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盗窃案件公诉证据参考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盗窃案件公诉证据参考标准.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1 2021/8/28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盗窃案件公诉证据参考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盗窃案件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一、关于犯罪主体的证据主要有:
(一)居民身份证、工作证;
(二)户口簿或微机户口底卡;
(三)医院的出生证明;
(四)个人履历表或入学、入伍、招工招干等登记表中有关年龄证明;
(五)犯罪嫌疑人供述及其亲属证言
(六)出生地邻居或相关证人有关年龄的证明。 通过上述证据的收集和固定, 证明犯罪嫌疑人系年满 16 周岁,具有刑事责 任能力的自然人,符合盗窃罪的主体要件。
在收集、审查、判断、运用上述证据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 题: (一)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友通过 伪造、变造身份证明以减少犯罪嫌疑人实际年龄的情况,影响了罪与非罪、 罪轻与罪重的认定。对此要着力收集上述(三) 、(四)、(五)、(六)等证 据,由此判明其真实年龄。同时,要注意发现身份证明上是否有涂改、篡 改的痕迷,必要时需进行文痕鉴定以甄别直伪。
(二)关于刑事责任能力:当有迹象表明犯罪嫌疑人可能患有精神病时, 应努力收集能反映其精神状态的相关证人证言,必要时亦需对其家族遗传 病史予以一定的调查,从而为下一步的司法精神病鉴定提供充分的参考依 据。
二、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据
关于盗窃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据主要有:
(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
1 、是临时起意还是经过了事前 策划,如有策划,策划的具体内容如 何,具体包括:是否进行了踩点、跟踪,选定了何种目标,准备了什么工 具,怎样排除妨碍,确定何时动手,如何逃离现场,是否明确了销赃方式 等;
2、作案的动机是什么,窃取财物后打算如何处理,是准备自用还是转 售,从而确立是否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
3、对行为对象的性质、功用等特征是否存在认识,如以金融机构、珍 贵文物、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特殊场所、物品为盗窃目标,行为人是否 明知行为对象的特殊性质,将直接影响到轻罪与重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分, 对此应详加讯问,切勿客观归罪;
4、对《刑法》第 265 条规定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号码 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行为,应重点讯问行为 人是否具有牟利目的,即具有出售、出租、自用、转让等谋取经济利益的 目的,无此目的不能成立本罪;
5、对事先通谋、 事后销赃的盗窃嫌疑犯, 应详细讯问通谋的具体内容, 即何时开始商议,在何处商议,约定在哪里交货,成交价格如何等;
6、存在共同犯罪的,除讯问上述内容外,应围绕共同犯罪对各犯罪嫌 疑人讯问以下内容:
(1)事先有无策划,如有策划,策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策划过程中有无不同意见,对未明示同意者要重点讯问其在案发前、 案发时、案发后的行为和态度,由此充分考察其主观恶性;
(3)分赃情况和赃物去向如何,以此判明各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目的。
(二)在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这一直接证据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印 证或推定其主观故意,应收集以下间接证据:
1、事先进行了踩点,选定了作案目标、作案工具的,应制作相关场所 的现场勘查笔录,提取鞋印、指纹、作案工具等有关物证;
2 、有明确的策划时间、 地点的,应收集犯罪嫌疑人到达策划地点的车、 船、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