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管理学旅游景区管理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518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管理学旅游景区管理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8/28 文件大小:5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管理学旅游景区管理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市20家主要旅游景点中有13家达到或突破了最佳容量,共接待游人万人次。其间故宫日均接待8万人次,仍达最大容量的133%;八达岭日均接待万人次,达最大容量的106%。
%。主要登山道路及索道上下站已略显拥挤。景区指挥部决定东山门在上午11点至12点间停止售票1小时,以控制进山人数;同时,还采取及时登记出山人数的办法,以便把主景区停留人数控制在6000-8000人左右。
2004年11月3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京召开关于调整世界文化遗产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听证会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定陵、长陵等景点门票纷纷涨价,随后,“涟漪效应”使得全国各知名景点纷纷召开价格听证会,拟将门票价格上调。2005年“五一”黄金周前后,全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涨声一片”。
案例引入:【景区爆满与门票疯长】
第1页/共54页
辅学资源
一、旅游景区容量产生的背景
有环境学背景学者的介入研究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广泛普及是旅游景区容量问题出现的大背景。
第一节 旅游景区容量的概念体系
第2页/共54页
国外旅游容量研究进展
莱佩奇(Lapagt)1963年提出旅游容量概念
60年代南非学者提出容人量和容时量
1977年劳森()发表《旅游和休闲的发展:旅游资源评价手册》,谢尔比(Shelby)写成《游憩背景中的承载容量》,分别探讨了旅游容量问题
1978~1979年,WTO在年度报告中正式提出旅游承载容量概念
90年代,可持续发展风靡全球,旅游容量成为学术研究热点
由于旅游容量测量难度大,没有令人信服的成果出现,处于探索阶段
第3页/共54页
国内旅游容量研究现状
赵红红1983年首次提出了旅游容量问题
刘振礼、金健1985年提出“特定区域内旅游规模”的命题
汪嘉熙1986年对苏州园林游人容量进行研究
保继刚1987年对颐和园旅游容量做了个案研究
崔凤军1995年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和运算模式
胡炳清(1995)借鉴生态学理论,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性因子和最低量定律
第4页/共54页
二、旅游景区容量概念体系
第5页/共54页
研究概况
国外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而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但量测难度大
国内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着重于定义、量测方法等的研究,并将其大量应用于规划和管理中
代表性定义
保继刚定义(1987)
在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时,风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量
楚义芳定义
崔凤军定义
杨锐定义
旅游容量的概念
第6页/共54页
内涵
旅游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根据属性可分为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两大类
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
旅游容量
基本
容量
非基本容量
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生态容量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的地域社会容量
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与旅游活动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
楚义方定义(1992)
第7页/共54页
内涵
将旅游容量称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概念体系
旅游容量
环境生态承纳量
资源空间承载量
心理承载量(目的地居民、游客)
经济承载量
崔凤军定义(1995)
第8页/共54页
内涵
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风景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强度、速度上各极限值的最小值
概念体系
杨锐定义(1996)
第9页/共54页
辅学资源
旅游容量体系
基本容量体系
非基本容量体系
旅游感知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生态容量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社会地域容量
旅游最大容量
旅游最佳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
期望旅游容量
基本空间标准
环境学角度
旅游学角度
旅游环境承载力
旅游景区容量的概念体系
第10页/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