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节产业的涵义与分类* 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产业的涵义 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 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第一节产业的涵义与分类(一)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产业的涵义(二)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例:物流产业-快递) (三)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 第一,从需求角度来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例:手机品牌-电信运营商) 第二,从供应角度来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例:理发) 产业应该具有的活动是专指具有经济性质的各项活动, 不包括政治、社会等活动。同时,产业应该具有的经济活动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特征的所有经济活动,而不是某些经济活动或部门经济活动。(四)产业是介于宏观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产业经济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与产业之间各种技术经济关系、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等。(五)产业的涵义具有多层次性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例:理发—美容美发) 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六)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由重农学派流行时期专指农业,扩展到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时期主指工业,再扩展到近代以后可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各产业。* 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不仅包括生产领域的活动,也包括流通领域的活动;不仅包括物质资料部门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也包括非物质资料部门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不仅包括生产部门,也包括流通部门、服务部门甚至文化教育等部门。) (一)关联方式分类法 1 、技术关联分类法:按照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这些企业的经济活动的集合要么具有技术、工艺方面的相似性,要么具有相类似的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管理技术等。这一类产业的企业必须在产品的主要生产技术或制作工艺上具有相似的特点。如:制造业、建筑业、冶炼业、运输业等。 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