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非接触式电动车充电方式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33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非接触式电动车充电方式解析.doc

上传人:jianjian401 2021/8/28 文件大小:3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非接触式电动车充电方式解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非接触式电动车充电方式解析
2

———————————————————————————————— 作者:
———————————————————————————————— 日期:

个人收集 仅供参考学****勿做商业用途
非接触式电动车充电方式解析
电动车的充电装置相当于汽车燃料的加注站,可以通过反复充电提供车辆持续运行的能源。当国内开场大张旗鼓地建立有线充电桩和充电站时,国外涌现出了三种非接触式电动车充电装置,并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商业化运营。非接触充电装置有哪些类型?根本工作原理是什么?它的充电效率、平安性、便利性如何?这些,都是人们所关注的。
  非接触充电装置的类型
  非接触充电装置有电磁感应、磁共振、微波三种方式。
  
  非接触充电装置的优势
  与电动车相比,传统燃料汽车不仅在使用便利性、整备质量、续驶能力、制造和使用本钱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优势,而且补充燃料时也无需消耗更多的时间。
  电动车不仅充电时间长,并且更换电池或利用充电桩等通过电缆充电等模式,确实存在操作上的不便。并且雨天作业的平安性问题,更是令人担忧。
  非接触充电装置不需要用电缆将车辆与供电系统连接,便可以直接对其进展快速充电。加之非接触快速充电能够布置在停车场、住宅、路边等多种场所,又可以为各种类型的电动〔包括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提供充电效劳,使电动车随时随地充电变为可能。对于公交车,可以将充电设施布置在终点站、枢纽站、换乘站等地点,利用短暂的停车时间便可以完成快速充电。
  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工作原理
  一、电磁感应方式
3

个人收集 仅供参考学****勿做商业用途
  电磁感应通过送电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传输电力,是最接近实用化的一种充电方式。当送电线圈中有交变电流通过时,发送〔初级〕、接收〔次级〕两线圈之间产生交替变化的磁束,由此在次级线圈产生随磁束变化的感应电动势,通过接收线圈端子对外输出交变电流。
  
  a〕电力传送根本原理
  
  b〕实际布线方式
  电磁感应方式的根本工作原理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送电距离比拟短〔约100mm左右〕,并且送电与承受两局部出现较大偏差时,那么电力传输效率就会明显下降;功率大小与线圈尺寸直接相关,需要大功率传送电力时,须在根底设施建立和电力设备方面加大投入。
  二、磁共振方式
  磁共振传送方式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于2007年研制成功,公诸于世以来,一直备受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