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智能手机厣丝逆袭
 
   
 
 
 
 
 
 
 
     
 
 
 
 
 
■文/本刊记者陈阳 发自广州
古龙曾经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现在智能手机江湖里,人却是太多了。
那些传统的手机制造商猛然间发现,自己所要应对的不仅仅是耳熟能详的竞争对手,来自互联网领域的江湖大佬,一个个鱼贯而入。
自称“雷布斯”的金山软件总裁雷军创立了小米科技,自主研发,由英华达南京工厂和富士康潍坊工厂代工,2011年9月推出小米手机,2012年5月发布小米手机青春版。
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与手机厂家天语合作,2011年7月推出第一款搭载阿里云OS系统的天语手机W700,2012年相继推出大黄蜂和小黄蜂手机。
2011年12月,百度与戴尔合作,推出搭载百度软件平台的Streak Pro D43。2012年5月,百度提供软件和网络支持,以长虹贴牌、富士康代工方式推出H5018。
同样在5月,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高调炒作,宣布与华为合作推出360特供机。还有盛大、网易和网络红人罗永浩等,都有自己的智能手机计划。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有互联网大佬跳出来,宣称自己深思熟虑后要进入智能手机领域。
这事一点儿也不稀奇,作为一场混战,也是一场恶战,在喧嚣的背后,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的是丝毫不加掩饰的对移动互联网巨大蛋糕的欲望。
有风飒然而至,衣袂飘飘。
动荡的江湖
波特总结出五力分析竞争力模型,指出有五种影响行业利润的力量,包括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自身的竞争能力。
为什么智能手机领域涌出那么多竞争者,或者说这些互联网大佬为什么被称为潜在的竞争者?而要说起手机江湖如今的乱荡局面,就不得不说手机终端功能的定义和认知。从语音传输到数据传输,从单纯的移动通信到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手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被宽泛定义的产品,或许未来“手机”一词将消失,最终为“移动终端”取代。
而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智能手机领域,其意图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抢占先机。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大量用户正在改变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和消费方式,使用手机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担心个人电脑将被时代抛弃。
因此,互联网大佬们一定要在用户新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抓住机遇,在移动互联网世界圈出自己的地盘。事实上,这意味着未来是否会被淘汰的问题,所以他们必须运用手中已有的优势资源获取移动互联网市场份额。
然而,虽然炒作得很凶,但是让这些江湖大佬们尴尬的是,他们手中的“必杀绝技”并不多。业内人士分析,互联网企业布局移动互联网,除了操作系统和智能终端外,就是其原产品更适合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化[]改造,这从腾讯开发微信、盛大推出切客等可窥一斑。
仔细分析,操作系统并不是国内互联网大佬的强项,应用的改造倒是可以增强用户黏性,而且改造起来并不难,只是欠缺排他性,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入口和主要创新平台,智能手机便被当成了他们未来竞争卡位的“杀手锏”。
所以,智能手机市场就出现了热闹的一幕,当手机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时,仍然有那么多互联网企业异常高调地进入智能手机领域。
不过,也有人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