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第八单元15《子夜》.doc

格式:doc   大小:368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八单元15《子夜》.doc

上传人:sunny 2021/8/28 文件大小:3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八单元15《子夜》.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单元15《子夜》
第 3 页
第八单元 人在都市
15 《子夜》
吴老太爷进城
《子夜》不仅顾及到社会空间上的全景展现,而且更注意到社会结构的全景式表层模拟。他把每一个都作为他所属的阶级的“标本”来塑造。写出他们所具有的社会角色特性。像吴荪甫、赵伯韬等不同类型的资本家,像吴老太爷、曾沧海等不同特点的地主。像李玉亭、范博文等不同模式的知识分子,既是“单个人”,又都是带有特指意义的社会角色。他们个人的命运事实上反映了某一社会群类的基本状况。在进行大规模的全景式描写时,茅盾注意在具体的情节安排上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显示出作品的色彩与波澜,也才符合生活的实际。
美字体


西













赏美文
鲁迅谈《子夜》很是刻薄
梁迎春
《子夜》是茅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反映了旧中国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在1933年出版发行即引起强烈反响。鲁迅认为国内文坛仍受压迫及反对者趁势活动外,亦无甚新局,但对茅盾作的三十余万字《子夜》的出现,还是感到由衷欣喜的,因为两三年间并无别的大作出现。
鲁迅说的有些牵强,因为他还没有读到《子夜》,自然不能妄自评论。那么鲁迅读了之后,又是作何感想呢?鲁迅在
第 3 页
1933年12月致吴渤的信中说,《子夜》诚然如来信所说,但现在也无更好的长篇作品,这只是作用于知识阶级的作品而已。能够长久的东西,我也举不 出。想必鲁迅拜读之后,有了些许的叹息,否则怎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但是鲁迅却没有道明其中的缘由何在,給我们留下了一团迷雾。
《子夜》的创作背景是1930年的春末夏初,当时的政局比较混乱,国民党内部发生混战,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起义势已燎原。欧洲经济恐慌让民族工业濒于破产,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茅盾提笔酝酿《子夜》正赶上这几件大事,他的本意是想通过农村与城市红色革命的发展,来反映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可这样大的发展绝非茅盾所能胜任的;对李立三的错误路线是有批判的,也不够深入。我想这就是鲁迅叹息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正是茅盾写到后来,只好放弃的原因。
茅盾说,他当时的野心很大,打算一方面写农村,一方面写城市。当时农村非常不安定,资金便向城市集中,可实际上却是农村经济的破产,降低了农民的购买力,因而市场存在不稳定性。茅盾是在“一二八”以后,才将《子夜》完稿的。历经时间太久,连他自己都没有勇气了,最终只写城市而不写农村了。出版社要求茅盾说说写作意图时,茅盾明确说明此书成为“半肢瘫痪”的原因。鲁迅读完《子夜》,显然是观察到了这一缺陷,只是没有道明而已。
第 5 页
不能够不说《子夜》已经是很大的成绩了,以丝厂可以联系农村与城市,从侧面点染了农村民众运动的情景。瞿秋白曾撰文评论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鲁迅在1934年致萧三的信中说,“茅兄送来一本《子夜》,此书已被禁止了,今年开头就***一百四十九种,单是文学的。”可见当时的形势是多么的严峻,《子夜》犹如黑暗中的火把,冲破所有的束缚,在寻找光明。
1936年,史沫特莱将《子夜》翻译成英文,准备在美国出版,请鲁迅作序。鲁迅写信给胡风拜托给予答案:茅盾的地位、其作风和形式与别的作家之区别;对于青年作家的影响,布尔乔亚作家对于他的态度。并说明只要材料的记述,不必做成论文,也不必修饰文字。并说明如需买集材料,望暂一垫,俟后赔偿损失。
鲁迅谈《子夜》确实很刻薄,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态度,渗透着浓厚的感情,这源于他战士的文化情结和民族情怀。
(有删改)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的最初形式。但我们拥护模仿,只能到此为止。”
⊙精彩运用
请你认真体会理解这句话,从多角度构思,选取某一角度立意,写一个文段。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示例】
借鉴是模仿通向创造的桥梁。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结合自己的实情做一番比较,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或从中吸取教训。这就比单纯模仿要高明一步了。有人说香港人比内地人聪明,我看不然,只是他们更善于借鉴罢了。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产品,内地一些厂商马上依样画葫芦,尽管产品几可乱真,但终有假冒伪劣之嫌,登不得大雅
第 6 页
之堂,更不用说与人竞争了。香港人则不然,先来一番解剖,再看看可改进之处,使之更加完善。当改进后的产品问世的时候,已不是先前的翻版,而是一副可以抢占市场的全新面孔了。翻翻日本人的发家史就可以知道,日本人就是从模仿开始,不断吸收借鉴,才最终走上创造之路的。
一个民族,如果只满足于模仿、借鉴而不思创造,将永远落在时代的后面。我们今天的模仿和借鉴,正是为了明天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