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科学坐月子.ppt

格式:ppt   大小:97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学坐月子.ppt

上传人:rovend 2021/8/28 文件大小:9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学坐月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学坐月子
*
一、产褥期
1 产褥期概念:
从胎盘娩出到全身各器官 (除乳房外)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 的时间需要大约42天,这一时期称为产褥期,俗称“月子”。
*
2 产褥期特点
全身状况:
产后体温在一般情况下都在正常范围内,产后第一天略升高,与分娩过程有关,但一般不超过38℃。在产后的3-4天,乳房开始充盈,血管扩张,产后会感觉胀痛,局部皮肤发热,也会引起体温短时间内升高,但不会 持续时间太长。产后脉搏比平时稍慢些,呼吸略深。产后血压变化不大,较稳定。
*
子宫:
子宫在分娩结束时就收缩到脐部以下,在腹部可触摸到子宫体,又圆又硬,以后逐渐恢复到非妊娠期的大小。宫底平均每天下降1-2厘米,产后10天子宫降入骨盆腔内,真正要恢复到正常大小需要6周时间。这个过程中子宫收缩,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阵发性的腹痛。经产妇腹痛比较明显。
*
恶露:
恶露是指产后从***流出的排泄物,主要由血液、脱落的子宫蜕膜组织、黏液等组成。正常情况下,在产后1周内,恶露为鲜红色,量比较多。到了第2周,血量逐渐减少,恶露为淡红色。以后逐渐为淡黄色,黏稠的,量更少。产后3-4周基本干净。恶露有血腥味,但不应有臭味。
*
出汗多:产妇出汗多属生理现象,出汗是排泄体内水平的主要方式。妊娠期母乳体内增加了很多水分,产后主要通过出汗排泄掉。
便秘和小便困难:产妇产后活动较少,容易发生便秘。分娩时胎头部压迫膀胱时间较少,产后腹腔压力有所改变,使膀胱收缩力差,容易造成排尿困难。
*
二、产后起居
休养环境
室内温度:冬天18-25℃ 夏天 23-28 ℃
室内湿度:冬天30-50% 夏天 40-60%
采光:明暗适中,随时调节。
室内空气:空气清新,流通,避免密闭不通风。
*
劳逸结合
产妇要保证每天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睡时要采取侧卧位,以利于子宫复原。一般出院后两周内应卧床休息为主。产后8小时可以在床上坐一会儿。如分娩顺利,产后12小时可以下床、上厕所。产后24小时可以随意活动,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宫脱垂。
*
剖宫产的产妇产后头4小时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第二天可以在床上活动或扶着床边走,第三、四天可以下床活动,以后逐渐增加。
第二周,若恢复情况良好,便可下床做一般的事情,第三周起大致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产后8周逐渐恢复正常工作。
及早下床活动,而使产妇的体力和精神得到较快恢复,并且随着活动量的加大,可以增进食欲,有助于乳汁分泌、尿潴留和肠粘连的发生。这对剖宫产的产妇是很重要的。
*
及早下地活动还可以促进心搏和加快血液循环,有利于子宫复旧和恶露的排出。
活动不及时容易导致恶露排出不畅,子宫复旧不良,长时间卧床还会造成产妇下肢静脉血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