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预防误吸
管道护理:1、妥善固定喂养管。2、输注时注意管道的位置是否恰当
取合适体位:经鼻胃管或胃造口(30º-45º半卧位);经鼻肠管或空肠造口(随意卧位)
及时评估胃内残留量: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及连续输注过程中(每隔4小时)抽吸并评估胃内残余量,若超过100-150ml,应减慢或暂停输注,必要时遵医嘱加用胃动力药
加强观察:观察病人有无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
第1页/共6页
提高胃肠道耐受性
加强观察:观察病人有无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查明原因,针对性采取措施如减慢速度或降低浓度;若对乳糖不耐受,应改为无乳糖配方营养制剂
输注环节的调控:1、经胃管给予:滴速约50ml/h,每日500-1000ml,3-4日内逐渐增加为100ml/h,每日2000ml;2、经空肠管给予:滴速25-50ml/h,500-1000ml/d,逐日增加,5-7日达到病人能耐受的最大输入量。温度38-40℃
防止营养液污染:现配现用,暂不用时置于4℃冰箱保存,24h内用完;每日更换输注管
支持治疗:伴有低蛋白血症者,遵医嘱给予清蛋白或血浆等,以减轻肠粘膜组织水肿导致的腹泻
第2页/共6页
避免粘膜和皮肤损伤
经鼻置管时可采用细软材质的喂养管,用油膏涂拭鼻腔粘膜
经胃、空肠造口者,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
第3页/共6页
感染性并发症的护理
吸入性肺炎:预防误吸
急性腹膜炎:多见于经空肠造口置管行肠内营养者。1、加强观察:若病人突然出现腹痛、造口周围渗出或腹腔引流管引流出类似营养液的液体,应立即停输并报告医师,尽可能协助清除或引流出渗漏的营养液。2、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第4页/共6页
其他
保持喂养管通畅:每次输注前后、连续输注过程中每间隔4小时、特殊用药前后,均以温开水30ml冲洗管道
代谢及效果监测:注意监测血糖或尿糖,以及时发现高血糖和高渗性非酮性昏迷。记录液体出入量,监测电解质变化,防止水、电解质失调。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健康教育:1、告知病人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降低自行拔管的风险。2、告知病人术后恢复经口饮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指导病人及家属饮食护理的内容,保持均衡饮食。3、指导携带喂养管出院的病人及家属掌握居家喂养和自我护理方法
第5页/共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