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黑龙江省发展桑蚕生产气候条件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黑龙江省发展桑蚕生产气候条件分析.doc

上传人:小雄 2021/8/29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黑龙江省发展桑蚕生产气候条件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黑龙江省发展桑蚕生产气候条件分析
作者:马晓斌邹晶明孙洪亮
摘要桑树生长是制约黑龙江省桑蚕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对桑 树的生物学特性及黑龙江省的气候特征对桑树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进 行分析,包括气温、降水、日照、灾害性气候等内容,提出针对黑龙江 省桑蚕生产的发展对策,用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为黑龙江省桑蚕生 产找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桑蚕生产;生物学特性;气候特征;对策;黑龙江
黑龙江省的桑蚕生产起步晚,发展缓慢。受黑龙江省地理气候 因素的影响,要求桑树抗寒性好、优质、高产。桑蚕生产还受其他因 素的影响,如产业链短、农民认识不到位、不法商贩对苗木的非法经 营等。该文通过对桑树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和对气候环境的分析,对桑 蚕生产提出了一些建议。
1桑树的生物学特性
桑树是多年生落叶乔木植物,从种子萌发,长成苗木,经栽植后 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形成种子,繁殖后代,经多年的生长发育,直至衰 老死亡,这即是桑树全生育期的生长发育过程。桑树又是落叶性植物, 受季节气候的影响,有规律地进行着生长和休眠,一年中植物体内外
都将发生一系列变化。桑树在气温达到12 °C以上时萌芽发叶,气温 低于12 °C时停止生长,25_30 °C是桑树生长最适温度[1]。桑树休眠 期的长短与品种特性和地区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温度较高 的南方地区桑树的休眠期较短,随着纬度的推移,温度也在降低,桑树 的休眠期延长。
2黑龙江省的气候特征
黑龙江省处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沿,太平洋西岸,北临寒冷的 西伯利亚,南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为寒冷干燥 的西北风;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为温暖湿润的东南风或南风,但西部 受夏季风影响弱,显示出大陆性气候特征。受夏季风自东向西的减弱 影响,黑龙江省自东向西由湿润型经半湿润型过渡到半干旱型。
2. 1气温
黑龙江省1月平均气温-30. 9_-14. 7 °C,夏季平均气温在
18 °C左右,年平均气温平原高于山地,南部高于北部。大兴安岭地区 年平均气温在-4 °C以下,东宁一带在4 °C以上。无霜期100_160 d, 平原长于山地,南部长于北部。黑龙江省北纬48。以北均在0 °C以下, 北纬48。以南多在0 °C以上, °CO温度是 生态因子同时也属于叶片的内部因子。叶温作为生理因子和生态因子, 在栽培上若能有效地调控叶温,会对桑树的光合作用产生积极的影 响。在干热的天气下对桑园进行灌溉可提高空气湿度,降低蒸腾速率 和叶温,提高桑叶含水量,通过改善生理、生态因子而增加气孔导度,
减少气孔因素对光合作用的限制,控制非气孔因素限制的发生,减轻 或克服光和“午休”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桑园产叶量[2]。
2. 2降水
黑龙江省的降水表现为季风性特征。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 水充沛,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冬季受干冷西北风影响,干燥少雪, 占全年降水量的5%左右;春秋分别占13%和17%。1月最少,7月最多。 年平均降水量从西向东增加,西部平原为400_50() nun,东部山前台地 在500 nun左右,东部山地为500_600 mmo水分在桑树的生命活动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桑树水分吸收和消耗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平衡被 打破后,桑树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适合桑树生长的土壤最适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