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填空.doc

格式:doc   大小:12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填空.doc

上传人:蓝天 2021/8/29 文件大小:1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填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基础知识:第一单元复****br/>1、 ( 1 )天体系统的级别: 、 、 、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 ;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 和 之间。
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 ,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 条件、大小行星 ;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距离适中, 适中,原始大洋形成,
即具备 、 、 等条件。
2、 (1)太阳主要成分是—和 ,表面温度为—太阳能量的来源
是: ;其能量以 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的来源是太阳内部
核聚变。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o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o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和 o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岀
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和 ,其活动周期为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
了太阳活动的 性。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 、 o
3、 (1)比较自转公转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i
自 向
个 日

除 外,
都 是
规 律:
北 南

2
自 向


约 /do
大约 km/ s
—年
规律:近日点( 月初)较 ,
远日点( 月初)较
北 南
(2)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 —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 —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 o
(3) 时间计算:东 西 。(加减)
地方时:因 而不同的时刻。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
60°E为10时,则80°E为 时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己本区的 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相邻时区相差 o
a
2
3
b

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
,纽约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 偏,北半球 偏。
(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 如 (选填1、2、3)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 o如
黄赤交角为 度。如 (选填a、b)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 度,如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对应点选填右图)
原因: 存在,地球的 (自转或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A C
B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或秋分日
正 午 太 阳 咼 度 的 分 布 规 律



向南北两 侧
向南北两 侧
向南北两 侧
正 午 太 阳 咼 度 的 最 大 值 范 围
不填
正 午 太 阳 咼 度 最 小 值 范 围
不填

北半球
北半球

夜 长 短
昼 夜
南半球
昼 夜
昼 夜
南半球
昼 夜


出 现 极 昼 范 围
不填
4、(1)地震波分为 、 , 波速度较快, 波只能通过
固态。
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叫 、 ,分别在地表下的深度—米,—米。
划分这两个不连续面的依据 =
介于两不连续面之间的各层次的名称 , , 。
岩石圈包括 、 , 软流层所在圈层 o 地
壳的平均厚度约为—km,在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约为—畑。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 是 0
.组成地壳的8种主要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 元素。因地壳岩石中含有的化学 兀素不同而分成两层:上层是 层,下层是 层。
第二单元复****br/>1、 ⑴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可将大气层分为
⑵.对流层的特点是
⑶.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升高和升高、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⑷.简答对流层、平流层温度变化的原因?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 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红外线辐射的能力很强,使大气增温。平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太阳辐射
⑸.地球大气中,对流层和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比较适合民航飞机飞行,高层大气存在 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2、 (1) 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2)
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 作用有关,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 作用有关。
大气运动
能量来源: ,根本原因: ,形式: 运动和 运动
最简单的形式: ,最常见的形式: 。
(4) 热力环流: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