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 .
自在独行读后感悟
《自在独行》是 2016年6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自在独行读后 感悟,一起来看一下吧。
自在独行读后感(一) 贾平凹的书,这是我读的第
一本,自在独行读后感。这本在 2016年京东购书畅销榜名 列前茅。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 花镇,当代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 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 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 《二月杏》。1992年 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 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 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
施耐庵文学奖.(百度)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 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贾平凹于传 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一一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 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 等,都呈现文中。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 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 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
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百度)
这本《自在独行》,是贾平凹四十年散文精粹。初始读 来,感觉平实无华,朴素普通,甚至感到有些名不副实。慢 慢读下去之后,文字越来越有味道,渗入了明清小说的节奏 和韵律;体悟越来越超然,以世间万物为镜映照己心;精神 越来越自在,挣脱了物役的束缚和羁绊遨游天地间。总的来 看,有几个感悟。
情之深恸。书中有几篇散文回忆母亲纺车、父亲喝酒、
儿时上学,情感质朴,动人肺腑。 "一看见她那凸起的颧骨,
就觉得那线是从她身上抽出来的,才抽得她这般的瘦,尤其 不忍看那跳动的线团,那似乎是一颗碎了的母亲的心在颤抖 啊!"母亲与纺车融为一体。描写母亲对父亲的爱,对父亲 的敬重,更让人痛彻心扉,肃然起敬。当父亲被打成 "走资
派",写信与母亲离婚时,母亲说: "龙儿给爸爸回信,就说
咱们能活下去,黄连再苦,咱们能咽下! "当纺车坏掉,我
偷偷把爸爸藏的书准备拿去卖掉时。母亲一个巴掌就打在我 的脸上,骂道:"给我买纺车,我那么想买纺车的? "我说:
"不买新的,纺不出线,咱们怎么活下去呀? "母亲气得浑身
发抖的说:"活?活?那么贱着活,为啥全都不死了?! "是
啊,这话说得掷地有声,我觉得这也是对世人之问:难道我 们都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吗?
世之百态。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世态炎凉感,正是 历经了人生得失、人情冷暖、背叛欺骗、劳燕分飞、趋炎附 势、疾病缠身、虚以委蛇、勾心斗角,等等。作者才痛彻地 把自己与世界剥离开来, 宁静地走进孤独。写出了《说舍得》
《人病》《朋友》《说奉承》《说请客》《关于父子》等文章。
"人怕什么,又奈何不了,人就想着法子去讨好、去供奉, 这就是世上神的产生,猫头鹰就是一个神""奉承换句话说是 献媚,献媚就是送上女之色,是妓的行为,那么,既然有了 妓,妓使许多人变成了嫖客,嫖客得性病就让他自受去吧 ""
我是最能交朋友的,殊不知我的相当多的时间却被铁朋友占 有,常常感觉里我是一条端上饭桌的鱼,你来捣一筷子,他 来挖一勺子,我被他们吃剩下一副骨架""但做儿子的绝不会 爱自己的父亲,就是爱,爱里亲的成分则少,属的成分要多 ".这些都是作者体悟世间百态后的感慨,没有了抱怨,只是 平静的诉说。类似的还有很多,有时间可以细细品咂一下。
人之出离。这本书时时处处流露出了一种孤独感,这份 孤独的根基在内心宁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出离,出离世界 看世界,出离人生看人生,好似跳出了三界外的行者。 《看
人》这篇文章体现的最为明显,他在街上看人间百态,好似 自己是上帝一样,冷眼看世上忙人。通过看人,他悟到:人 活着是多么无聊又多么有意义,人世间是多么简单又多么复 杂。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 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 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了。这让我想到了 加缪的《局外人》。不同的是,一个表达对世界荒诞的无能 为力、无动于衷,充斥着冷漠,甚至连冷漠这种感情也是一 种浪费;另一个是对世界荒诞的超脱, 把内心作为一个世界, 在宁静中重塑宇宙天地。正如作者讲的,神圣是真正的孤 独。?
物之灵性。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刚以为作者摆脱了物役 之时,他又翻回头来钟情甚至痴迷醉心于物。哈哈!这个感 觉很有意思。有点像出世后再入世的味道。 书第四、五部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