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你认为清明是个怎样的节日? 2、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又有着什么意义?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以及先烈”的怀念和感谢。 清明节扫墓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习俗。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一名族传统, 2008 年正式将清明节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为了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传统, 继承革命遗志,让我们共同踏上被记忆尘封已久的革命道路,共同追忆那红色足迹!黄继光 1930 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大量征兵。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1952 年 10 月 14 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 月 19 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占领 597 . 9高地表面阵地。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黄继光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 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 22 岁。董存瑞? 1948 年5月 25 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 4座炮楼、 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 “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 ”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 “为了新中国,冲啊! ”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 19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