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社会事业设施与新农村建设规划
1、教育设施
规划在镇区东部新建一所职业高中。近期易址新建一所寄宿制初中,远期在镇区东部再增加一所初中。规划将向阳、营房和小黑山迁址新建,在镇区东部规划居住组团内新建一所小学。
八个行政村均应幼儿园,满足村庄幼儿的上学要求。
2、文体设施
规划在通远堡镇区建设文体中心,在各行政村设立文体活动中心、文化娱乐室、农民体育场等。
3、医疗设施
规划近期凤城市第二医院引进先进人才与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远期在镇区东山以东新建一所综合型医院;在各中心村设村级卫生所,在基层村结合村委会设村级卫生室。
4、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
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起覆盖面广、设备齐全、条件优越的社会福利网。加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各中心村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及托老所。
第1页/共25页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空间保护分区规划
(1)北部丘陵生态功能区
严禁人为破坏天然林,建立及完善林地保护区,坡度25º以上耕地尽快全部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逐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2)中部谷地生态功能区
整治河流水系,严格控制侵占基本农田,注重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护。
(3)南部低山生态功能区
严禁非法及野蛮开采矿产资源,防止人为破坏天然林,建立矿业生产控制区,注重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林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第2页/共25页
镇村职能分工结构规划
按各村产业发展方向和职能类型,规划为综合服务型、工农复合型、资源加工型、农副加工型和农业生产型五个类型。
综合服务型:指通远堡镇区。以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资源深加工等为主要产业展方向。
工农复合型:包括老堡村、二道坊村和北张家村。主要产业发展方向:老堡村——禽类、粮食、蔬菜生产加工,矿产品加工;二道坊村——粮食生产、矿产品加工;北张家村——粮食生产、化工、铸造轻型加工业。
资源加工型:小黑山村。以选矿、铸造等轻型加工业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
农副加工型:林家台村。以经济作物、果蔬生产、食品加工业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
农业生产型:包括大甸子村、曾家村和大黑山村。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大甸子村——粮食、蔬菜生产、农林加工;曾家村——粮食、蔬菜生产;大黑山村——粮食、蔬菜及林木生产。
第3页/共25页
第五章 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第4页/共25页
镇区规模
1、人口规模
近期至2015年:;
远期至2025年:。
用地规模
近期至2015年,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522公顷,;
远期至2025年,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743公顷,。
用地发展模式
镇区用地发展采用紧凑组团型模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用地布局形态较为完整,便于组织城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得以充分共享,用地开发时序的选择灵活。
用地发展方向
城镇用地主要向东、向南发展,适当向北、向西发展。
用地空间拓展策略
镇区用地的空间拓展策略为:“东跃、南进、西优、北拓”。
镇区规划结构形态
镇区规划结构形态为:“一核、一带、六心、六组团”。
一核——镇区东山绿化核心;
一带——金水河滨河绿化景观带;
六心——一个老镇商贸服务中心和五个配套建设的邻里服务中心;
镇区规划总则
第5页/共25页
供电工程规划
线路规划
在电网建设过程中,66千伏及以上高压电力线路采用架空敷设,依照道路走向及规划的高压线路走廊统一布置。
高压架空线走廊宽度:110千伏线路按15~25米控制,66千伏线路按12~20米控制。
10千伏中压线路除镇区的中心区域采用埋地敷设外,其余地区均采用架空敷设。10千伏线路由就近变电所引出后,沿道路延伸至各村庄供电。
变电所规划
本次规划将依据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变电所建设,为通远堡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根据城镇用电状况以及负荷和容载比要求,在镇区新增加一所66千伏变电所,主变容量为20 兆伏安;扩建道东变电所和林家台变电所,道东变电所扩容至63兆伏安;林家台变电所扩容至20兆伏安。
第6页/共25页
第六章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第7页/共25页
镇区道路网络规划
1、镇区道路网分为主干道、干道、支路和巷路四个等级。
主干道是城镇各片区之间的主要交通联系道路,为城镇内部主导交通提供通道,不直接为用地服务。
干道与支路以各片区为单元自成网络,主要承担片区内和片区间短距离交通联系,同时分流主干道交通,对道路主骨架起补充作用,直接服务于镇区各种用地
。
2、主干道系统结构
规划形成“十字 + 一环”的主干道系统结构。
第8页/共25页
第七章 绿地系统与空间景观规划
第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