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胡同文化》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胡同文化》教案.doc

上传人:秋天学习屋 2021/8/29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胡同文化》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页 / 总共22页
《胡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探究胡同文化后面深刻的历史背景。2、品味文章平淡、朴素、口语化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重点】3、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难点】■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和主要内容:●导语: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北京的胡同和北京市民密不可分。它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蕴涵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并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让我们翻开课本,看看著名作家汪曾祺老先生的《胡同文化》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 ●文本探讨:1、北京胡同的特点:寻找出课文中叙述、描写胡同特点的词句——【正】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俗】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多】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静】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正(方正,整齐);俗(通俗,普通);多(无以计数);静(没有喧哗)。2、胡同文化的内涵:先找出点明胡同与文化内在联系的关键句子——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快。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式。由此得出结论——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精神面貌、思想状态和言行举止完全可以诠释胡同文化的内涵。从北京人的特点入手,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北京人特点的词句——【守旧】安土重迁,舍不得挪窝儿,一住住几十年……【封闭】独门独院,过往不多;【知足】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本分】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实际上,作者在课文中,已经十分精辟地圈定了胡同文化的内涵——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守旧】【封闭】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知足】【本分】3、语言特点赏析:这是一篇漫谈北京胡同逸闻趣事兼及京城市民文化心态的议论散文,又是一篇将针砭锋芒藏于风趣诙谐的随意谈吐之中的文化随笔。作者的语言“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温不火,炉火纯青”。具体特点是平淡,朴素,带有口语化,极富表现力。第2自然段对胡同名字的谈论,看似信手拈来,却很典型,具体而实在,除了口语化,还有字里行间的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倘若将这些通俗朴素的话语再往深处想想,甚至还可以从中省悟出北京人平静、随和的心态(不就是个地名吗?好记就行,实在不雅,改个谐音,完全不必挖空心思地特意去命名)。第8自然段中的“嘿”,第11自然段中的那段对话,将北京市民自我陶醉,易于满足和明哲保身的心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4、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作者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又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是一辈子当顺民的心态。再说: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最后说:再见吧,胡同!从这些话中,我们已经不难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而且作者也肯定“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问题中的“复杂”二字呢?3
第2页 / 总共22页
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