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功能锻炼的原则.doc

格式:doc   大小:8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功能锻炼的原则.doc

上传人:小雄 2021/8/30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功能锻炼的原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功能锻炼的原则
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 促进骨折愈合。所以,被固定的肢体,均要作适当的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对于没有固定的 关节,应及时鼓励病人作主动的功能锻炼,当骨折端已达临床愈合就逐渐加强负重锻炼。 临床上功能锻炼有两种形式: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一) 主动运动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 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向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减轻创伤对全身反应,防止关节僵硬,因此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 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骨折1一2周内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偶而伴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 的残余,此时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因此锻炼主要 形式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在不影响断端再移位的情况下,进行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以 帮助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通过肌肉收缩和舒张使压力垫效应力 增强,对稳固断端和逐渐整复残余畸形有一定作用。例如尺、挠骨双骨折,经复位固定后, 即可进行指间关节、指掌关节的屈伸锻炼,手指内收外展,肘关节屈伸和肩关节屈伸、内收 外展、旋转等锻炼。
骨折2-3周后肢体肿胀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创伤已基本修复,骨痂开始形成,断端初步 连接,除加强进行肌肉收缩与放松运动外,其他关节均可逐渐加大主动活动度,由单一而到 几个关节的协同锻炼,在牵引架上的病人,也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 来带动患肢的活动。
第二阶段:此时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和牵引拆除后,除了固定期间所控制的 关节活动需继续锻炼修复外,某些病人由于初期锻炼比较差,固定拆除后,还可能存在关节 粘连、关节囊挛缩、肢体水肿等症状,那么必须继续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外洗 和推拿来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复。另外,还可据病情需要适当配合物理治疗, 但应仍以主动锻炼为主。
(二) 被动运动
仁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 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对早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 节囊挛缩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三) 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 .功能锻炼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可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不能操 之过急,若骤然作剧烈活动而使骨断端再移位,同时也要防止有些病人在医务人员正确指导 下不敢进行锻炼,对这样的病人应作耐心说服工作。
功能锻炼是为了加速骨折愈合与恢复患肢功能,所以对骨折有利的活动应鼓励病人坚持锻 炼,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要严加防止,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外展活动,内收型骨折 的内收活动,伸直型肱骨髀上骨折的伸直活动,屈曲型骨折的屈曲活动,前臂骨折的旋转活 动,胫腓骨干骨折的内外旋转活动,橈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背伸挠屈活动等都应防止。
功能锻炼是促使骨折痊愈的重要因素,也是治疗骨折不能缺少的。骨折部位不同,其锻炼方 法也不同。
上肢骨折,主要是握拳,伸屈、外展、内收及大前臂旋转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