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总结
(物理方法)
(一)过滤:分离固体(难溶)和液体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
③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
14
烧杯
铁架台(带铁圈)
(1)过滤后固体的洗涤方法: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馅水,至蒸馅水浸没滤纸上的 固体,当水自然留下后重复操作2-3次。(若固体易溶于水则用酒精洗涤一一减少固体的溶 解且易于干燥)
(2)固体洗涤干净的检验方法:(根据固体上可能附着的杂质离子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取 最后留出的洗涤液适量,加入.....(检验试剂),若没有明显现象则证明已洗涤干净。
举例:粗盐的提纯
(1) 注意:①过量BaCb用NazCCh除去,故Na2CO3在BaCh溶液加入之后;
②过量NaOH和Na2CO3溶液用盐酸除去,故盐酸必须在最后且加入之前需过滤。
(2) 加入试剂顺序的三种方案 (3)原理:
BaCh—NaOH—NazCOa—盐酸;
NaOH—BaCh—NazCCh 一盐酸;
BaCh—NazCCh—NaOH — 盐酸。
(4)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6个)
Ca2+
Mg(OH)2 沉淀
过滤后
加盐酸
余 NaOH
L余 Na2CO3J
C02
过量
NaaCOa
NaCl
广余BaCl2J
[CaCCh 沉淀、BaCO3 沉淀)
BaCl?
、BaS()4 沉淀
(二)结晶:将可溶性固体溶质(溶解了的)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有蒸发结晶和蒸发浓缩后降 温结晶。(只适用于溶剂为h2o的溶液)
注意:①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防止局部过热,
造成液体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适用范围:蒸发结晶: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如NaCl、KNO3
蒸发浓缩、降温结晶:析出的晶体含结晶水,> Na2SO4. 10H2O
重结晶:被提纯物质和杂质都易溶于水,但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如提纯
含少量NaCl的KNO3晶体。其操作步骤如下:
取固体溶于水制成热的饱和溶液(KN03达到饱和,NaCl少、不饱和)
降温结晶(KNCh结晶,NaCl不结晶、留在溶液中)
过滤(滤纸上是KNCh结晶,滤液中含NaCl、KNO3)
洗涤(可用酒精洗涤)、干燥。
(三)蒸馅:分离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如制取蒸馅水,从Bn或12的CC14溶液 中提取Bd或12,除去酒精中少量的水(加CaO后蒸馅),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等)
蒸馅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加热蒸馅烧瓶,要垫上石棉网。
(2) 蒸馅时在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3) 蒸馅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1/3〜2/3之间,不可将溶液蒸干。
(4)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与蒸馅烧瓶支管口的下沿相平,因为它测定的是蒸气温度。
(5) 冷凝管的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先通冷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