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措施
一、研究结果
(1),表明学生的专业承诺的整体水平不高,还未达到第四个等级的水平(比较符合:4分)。
(2)在专业承诺包括的四个分维度中,理想承诺<继续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可见,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承诺有待提高,尤其是在理想承诺,其次是继续承诺和情感承诺。
由于被试专业特殊,男生数量太少,故不进行性别的差异研究,而以年级、居住地等被试特征变量对被试分组,在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各维度上以及总的专业承诺上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被试专业承诺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通过独立样本方差齐性F检验来考察各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承诺各维度上的差异.①在总的专业承诺上:各年级之间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也接近临界显著差异(F=,P=>)。从绝对数据上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承诺大一水平最高,大二、大三依次降低,大四又稍有提高,但仍低于大一、大二水平;②在专业承诺的四个分维度上:首先是规范承诺,各年级学生的规范承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P>)。但数据显示,大二学生水平最高,大三、大四学生依次降低。其次,在情感承诺上,各年级学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P>)。但仍可看出,大一学生水平最高,大二、大三依次降低,大四有所增高。再次,在继续承诺上,大一到大四,水平逐渐降低,且达到了了统计显著性水平(F=,P<)。最后,在理想承诺上,大一学生水平最高,大三水平最低,大四与大一差异不大。但各年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年级学生在继续承诺上存在显著差异(P<)。因此,我们重点对继续承诺进行年级上的多重比较分析,目的主要探索具体哪些年级的学生在继续承诺上存在差异,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学前教育本科大一学生的继续承诺水平显著高于大四学生,而其他两两年级学生间差异不明显。
(2)被试专业承诺在居住地上差异的分析。对农村、城市两组被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总的专业承诺上,虽然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两者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构成的各维度中,在理想承诺上,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来自城市的学前教育本科生的理想承诺高于来自农村的。而在规范承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上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分析与讨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南昌市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承诺的整体水平不是很高。在专业承诺的各因素上,理想承诺最低,其次是继续承诺,最高的是规范承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目标定位太狭隘导致学生专业承诺不高。目前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大多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幼儿园一线老师,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专业技能课为主,压缩专业理论课程,这就使得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没有多大的区别,学前教育本科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性需要(就业价值观偏高)。再有,技能课的学习使得从小缺乏艺术训练和修养的他们有种挫败感(大多学前教育本科生来自农村,此专业为调剂专业),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效能感降低导致对专业的排斥,因此,理想承诺最低,情感承诺偏低;二是目标定位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虽然在形式上学生的就业范围扩大了,但在实质上与学前教育相关的职业要么比较少,要么需要学历层次更高的人才。这种目标定位使得在课程开设上主要是以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为主,这必然造成了学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也进不了"的局面,从而导致他们专业承诺不高的现状。(2)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点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承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可见,学前教育新的发展形势对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和稳定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但由于社会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评价不高,幼儿教育的管理体制以及教师用人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3]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且缺乏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幼儿教师工资满意度偏低影响了其职业认同[4]等原因,幼儿教师的离职意向严重,这种现状使得不少学生处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之中,势必影响着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评估、定向和价值判断。另外,待遇偏低的现实影响了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继续承诺,因此造成学生的继续承诺不高。(3)师资和教学水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于专业的兴趣。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