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2,11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fanluqian 2021/8/31 文件大小:2.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6九下·东台月考) 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
A . 隔离空气    
B .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 . 隔离可燃物    
D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 (2分) (2014·宿迁) (2014•宿迁)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t1℃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乙比甲大    
C . t2℃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t3℃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溶质多的是甲    
3. (2分) (2018·怀柔模拟) 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7       
B . 9       
C . 10       
D . 19    
4. (2分) (2017·大丰模拟) 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实验得到氢气和氧气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 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 . 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5. (2分)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相同温度下三种物质中a的溶解度最大
B . 将c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 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 . 要从b溶液中得到b,只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6. (2分) 下列有关物质除杂、鉴别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锌粉,可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并过滤
B . 用酚酞溶液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化钠溶液
C . 要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气体,可将其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D . 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KCl溶液、NaOH溶液、K2SO4溶液、CuSO4溶液
7. (2分) 如图所示,处于连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组别是( )




A
C
O2
H2SO4
CuO
B
Fe
H2SO4
CuCl2
NaOH
C
NaOH
CO2
KOH
CuCl2
D
Na2SO4
Ba(OH)2
HCl
Ba(NO3)2

A . A    
B . B    
C . C    
D . D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38分)
8. (8分) (2018·丹东模拟)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生活中可用__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
(2)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大枣、
瘦肉、加碘食盐等,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原料中使用的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人体缺碘可能得的疾病是________;

(3)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
(4) 用洗涤剂清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________作用;
(5)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 棉布围裙       
B . 塑料保鲜膜      
C . 不锈钢炊具      
D . 橡胶轮胎    
9. (4分) (2018九上·石景山期末) 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净水方法中,在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到的有            (填字母序号)。
A . 蒸馏    
B . 过滤    
C . 吸附    
(2) 用户使用的自来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0. (3分) (2018九下·绵阳开学考) 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________ 
(2) 锌与稀硫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