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云南农业大学2016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资料.doc

格式:doc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云南农业大学2016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资料.doc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6/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云南农业大学2016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云南农业大学 2016 年招收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 目录一、学校概况……………………………………………… 3 二、研究生奖励与资助政策……………………………… 7 三、 2016 年招收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 10 3 学校概况云南农业大学是云南省唯一一所以农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 1938 年,始为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 1958 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 1971 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 1983 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3 年被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5 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2007 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8 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开展推免生工作高等学校。学校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 20500 余人, ***教育学生 9000 余人。学校有校本部和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校本部校园占地面积 平方米,校舍面积 平方米;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占地面积 平方米,校舍面积 7 平方米。校本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亿元,固定资产总值 亿元。校本部图书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云南省教育厅农学文献信息中心;馆藏文献 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 万册,电子文献 万册,可使用中外文数据库 69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正致力于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建设。学校现设 20个学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 2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56个。有农业硕士、兽医硕士、工程硕士、翻译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 6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农业硕士 13个领域,工程硕士、体育硕士均为 3个领域。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审批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现有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心 5个;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云南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等 3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云南省高校作物种质创新及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等 1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各 1个;学校还建有 24个校级研究所(中心)、校内实验农场和实****工厂及 6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 1656 人,其中专任教师 1273 人,正高职 185 人,副高职476 人,博士生导师 69人,硕士生导师 556 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 20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人 4 才17人,享受省政府津贴 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1人,省级教学名师 14人, 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 51人, “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云南省首批“云岭学者”人才培养工程 2人。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 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6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类创新团队 2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9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1人。学校先后承担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国家 973 计划、863 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务院综改办、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 280 0 多项,科研经费达 亿元,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CGIAR) 杰出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350 余项,审定登记滇撒猪配套系、龙陵黄山羊、武定乌骨鸡、水稻、玉米、甘蔗、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牧草等动植物新品种(系)150 余个。同时,学校立足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目标和“三农”发展需求,致力于重大科学问题理论创新、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政企商相结合与农科教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机制创新,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其中,李铮友教授等率先在国内实现了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千克的世界纪录;曾养志教授等潜心研究西双版纳微型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