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悬索结构理论与应用.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悬索结构理论与应用.docx

上传人:阿哈哈哈吧哈哈哈 2021/9/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悬索结构理论与应用.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悬索结构理论与应用
【摘要】悬索结构是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悬索结构的一些特点,对于其理论与应用作一些分析研究。
【关键词】悬索结构;空间结构;理论与应用
1、悬索结构概况

悬索结构是由柔性受拉索、边缘构件及下部支撑构件所形成的承重结构。索的材料可以采用钢丝束、钢丝绳、钢绞线、链条、圆钢,以及其他受拉性能良好的线材。悬索结构能充分利用高强材料的抗拉性能,具有跨度大、自重小、材料省、易施工。
悬索结构的发展历程
世界上现代最早的悬索结构――Raleigh体育馆于1953年由美国结构工程师塞弗德和建筑师诺威基所设计,是一个鞍型正交索网结构。其平面近似圆形,×,索网支承在一对与地面成20°倾角的抛物线拱上,两抛物线拱脚由设置预应力混凝土拉杆的倒置V形支架进行支承。,立柱兼作门窗的竖框,形成了以竖向分割为主、节奏感很强的建筑造型。1962年瑞典工程师贾维斯在斯德哥尔摩滑冰馆中首先采用了索桁架结构,这种平面双层索系结构很快在世界各国得以广泛应用。1967年前苏联在列宁格勒建成列宁格勒纪念体育馆,其平面为圆形车辐式索桁架,直径达93m,索桁架的高跨比为1/17,这在当时被列为世界上巨型体育建筑之一。

2、悬索结构的特点
悬索结构的优点
(1)悬索结构通过索的轴向受拉来抵抗外荷载的作用,可以最充分地利用钢材的强度并可减轻结构自重。因而,悬索结构是大跨度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跨度越大,经济效果越好。
(2)用钢量低,对于悬挂屋盖,当结构跨度小于150m,屋盖悬索的用钢量一般小于10kg/m2,但下部支撑结构材料用量加大。
(3)悬索结构施工比较方便,钢索自重小,屋面构件一般也较轻,安装屋盖时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施工时不需要大量脚手架,也不需要模板,因而,与其他结构形式比较,施工费用相对较低。
(4)适应性强,造型美观。悬索结构适应各种建筑平面和外形轮廓,利用曲线索,采用不同的支承形式,可方便的创造出各种新颖独特的建筑造型。
悬索结构的缺点
(1)悬索屋盖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单根的悬索是一种几何可变结构,其平衡形式随荷载分布方式而变,特别是当荷载作用方向与垂度方向相反时,悬索就丧失了承载能力。因此,常常需要附加布置一些索系或结构来提高屋盖结构的稳定性。
(2)动力特性比较复杂。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分析和稳定性计算难度较大。

(3)结构初始形状、预应力的建立及正常使用阶段的工作特性属于几何非线性问题。
(4)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需要配合施工进行多工况、多阶段的分析计算。
3、悬索结构的主要形式
悬索屋盖结构的组成主要包括悬索系统、屋面系统和支承系统三部分。悬索系统是指悬索屋盖中跨越水平距离、形成大空间的主要受力结构部分。其由一系列按一定规律布置的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