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__血糖.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__血糖.doc

上传人:799474576 2016/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__血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糖尿病“高危人群”早自知要善待身体,首先要了解身体。如果你坚持每年体检,这很好, 但体检后那些写满专有名词的单据你会看吗?你知道如何在体检报告中,发现你的健康“黄灯”吗? 1 糖尿病,黄灯数值在哪里? 体检报告上显示“空腹血糖”与“餐后 2 小时血糖”高于正常标准, 但医生却说这还不算糖尿病。这是什么意思?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华章说,这种情况叫做“糖调节受损”(简称 IGR )。这是一个糖尿病前期阶段。“糖尿病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从血糖值正常,到‘糖调节受损’, 再发展至糖尿病时期, 平均发病过程需要 10-15 年。而此期间, 积极防治大有可为空间。”杨华章教授说。目前学界权威观点认为, 糖尿病是须终身治疗的疾病, 但处在“糖调节受损”阶段, 通过积极干预,令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糖尿病后备军”应该充满信心,积极备战。确认糖尿病的各发展阶段的指标,是我们亮起警戒黄灯的参考。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标准,正常人空腹血糖应低于 毫摩尔/ 升,餐后 2 小时血糖低于 毫摩尔/ 升。如果空腹血糖≥ 毫摩尔/升, 餐后 2 小时血糖≥ 毫摩尔/升, 则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而这两个阶段之间,即空腹血糖在 - 毫摩尔/ 升,或餐后 2小时血糖在 - 毫摩尔/ 升,则为“糖调节受损”,也称作糖尿病前期。值得注意的是, 即便体检报告中, 有关血糖的各项指标皆在正常之内,还须特别留意空腹血糖数值。近年来,美国有关研究显示,当空腹血糖高于 毫摩尔/ 升,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已开始受影响, 因此美国将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标准降低至 毫摩尔/ 升。中国虽仍沿用世卫组织的旧标准,但杨华章教授提醒市民,凡是体检发现空腹血糖超过 毫摩尔/ 升,仍应列作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尽早防治糖尿病。 2 在安全与危险之间“自 2000 年至今,中国糖尿病发病人数一直排在全球第 2 位。根据上海 2003 年的调查数据,糖尿病患者占成年人的 % ,而糖调节受损人群占了成年人的 % 。但人们对于糖尿病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这是目前糖尿病在中国的严峻情况。”杨华章教授说,“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调整生活方式,‘糖调节受损’者会以每年 10% 的速度转变成 2 型糖尿病, 并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糖调节受损’者往往被视为糖尿病‘后备军’。而大多数 2 型糖尿病都是先由餐后血糖升高发展而成。”有关研究表明, 在糖尿病“后备军”中, 餐后 2 小时血糖高于正常但空腹血糖正常的(即 IGT )约占 70% ,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而餐后2 小时血糖正常的(即 IFG )占了不到 20% ,而空腹血糖与餐后 2 小时血糖同时高于正常的(即 IFG+IGT )只有约 10% 。尽管微血管病变往往出现在糖尿病患者中,但在糖尿病前期的 IGT 阶段, 发生大血管病变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性仍明显增加。 2005 年, 中国 52 家大医院联合进行的“中国心脏调查”显示, 80% 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其中有 32% 是患病前已证实患有糖尿病, 17% 为新增糖尿病,只有 20% 为血糖正常者。所以,积极干预“糖调节受损”,除了可以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亦可以减少大血管疾病的发生。这是一个介乎于安全与危险之间的重要阶段。 3 生活干预可转危为安“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以帮助‘糖尿病后备军’转危为安。可惜的是, 大多数人健康保健意识增长的速度, 远远未及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杨华章教授说, 广东省 10 家大医院曾对所有住院病人作过调查, 接近 1/5 住院病人属于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以往人们都认为2 型糖尿病是成年人问题, 而近年来, 甚至出现了 10 岁以下的“小” 2 型糖尿病患者。尽管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但肥胖、脂肪堆积、不良生活方式等也会分泌有害物质, 产生胰岛素抵抗, 引发糖尿病。对于“糖调节受损”者,生活方式的干预往往比药物干预要更重要。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 严格限制饮食结构中热量和脂肪的摄入, 减少引起血糖升高的饮食。少肉多菜, 杜绝可乐、糖水等“甜蜜杀手”是总的原则,饭量应控制在每顿一碗(一天不超过半斤)的范围内。运动干预:“没有减不了的肥, 只有不愿意减的肥。”即便肥胖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但从小锻炼可以有效控制肥胖。***应保证每日 1 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有资料显示,若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使2 型糖尿病发病率减低 50% 以上。药物干预在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够理想时, 可以考虑药物干预。如拜糖平、二甲双胍以及一些胰岛素增敏剂,皆可稳定或减慢糖尿病发展进程。相当部分的“糖调节受损”者, 可通过进行不同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