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1 -
高一物理难点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直线运动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将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我们研究问题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
(1)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物体在从t到t+这样一个较小的时间间隔内,运动快慢的变化也就很小,当非常非常小时,我们把称做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
(3) 标矢性:矢量,就是该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
:
(1)物理意义:精确描述质点的运动快慢,不描述运动方向。
(2)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通常叫做速率。
(3)标矢性:标量。
4.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量:又叫速度的增量,是指物体在一段时 间内速度矢量改变的大小和方向。
速度的变化量也为矢量。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常用公式:
速度时间-公式
位移-时间公式
速度—位移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公式
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公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
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
第1T内,第2T内,第3T内…位移的比为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
- 2 -
xⅠ:xⅡ:xⅢ…xN
=1:3:5…(2N-1)
根据
根据
根据xⅠ=
根据
第二部分 相互作用
: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的引力。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重力的方向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变化问题
:
(1)弹性形变:物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物体又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
①几种不同接触方式产生的弹力方向
接触方式
弹力方向
面与面接触
F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点与面接触
F
F
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若接触面为曲面,就垂直于曲面的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球与球接触
F
F
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②三个常用模型
模型
图像
方向
特点
轻绳
F
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只能是拉力)
轻绳各处受力相等,拉力方向沿着绳子;
②轻绳不能伸长;
③用轻绳连接的系统通过轻绳的碰撞、
- 3 -
撞击时,系统的机械能有损失;
④轻绳的弹力会发生突变。
轻杆
F
(小车静止)
可沿杆的方向(可推可拉),也可沿任意方向
轻杆各处受力相等,
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
②轻杆不能伸长或压缩;
③轻杆受到的弹力可以是拉力或压力
弹簧
F
F
与弹簧中心轴线相重合,指向弹簧回复原状的方向(可推、可拉)。
轻弹簧各处受力相等,其方向与弹簧
形变的方向相反;
②弹簧的弹力不会发生突变
(3)弹力的大小:
①弹簧弹力
确定方法
F-x图像
弹 簧弹 力
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形变时(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x成正比。
k为劲度系数,由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决定;
为形变量
公式:
F拉
0
x
②一般物体的弹力:应根据其运动状态判断(平衡条件和牛顿运动定律)
(4)弹性限度:当弹性物体的形变达到某一值时,即使撤销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5)有无弹力的判断方法:
3、摩擦力:
(1)动摩擦因数:滑动摩擦力公式中,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动摩擦因数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2)最大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即将发生相对运动,而又未出现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称为最大静摩擦力。实际情况中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但是为了计算简便,可以认为最大静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