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陶渊明饮酒其五页PPT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19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陶渊明饮酒其五页PPT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9/1 文件大小:1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陶渊明饮酒其五页PPT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陶渊明饮酒其五页
东晋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第2页/共12页
,初步感悟意境。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3页/共12页
【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 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山上雾气萦绕升腾 ,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第4页/共12页
研****第一层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
心远地自偏” “远”的对象是什么?
远离***,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第5页/共12页
一、“心远”指的是什么?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远离***的争权夺利和俗世。
对车马喧嚣的***的厌倦。
第6页/共12页
“ 尔:这样。
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第7页/共12页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第8页/共12页
三、“此中有真意”
你认为所谓“真意”
指什么?
人的自然本性。
第9页/共12页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第10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