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健 2021/9/1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银川市西夏区南梁小学 张世贵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猜测、想象、操作、实验,在经历探究数学的过程中, 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大于第三边。
2、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提高思考能力、抽象能力、 概括问题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运用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 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吸管、剪刀、刻度尺、实验记录表、作 业纸。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生:吸管)是啊,这就是一根普通的 吸管,你们看,(师用剪刀随意截成三段)我把吸管截成了三段,首 尾相连能围成什么图形?(生:三角形)确定吗?(学生生疑:确定
或不确定)没有经过验证,这只能说是你们的一种猜测,光猜不行,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我们还是亲自动手试一试,好吗?
二、动手操作:
数学实验:(师)每个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根吸管和一把剪刀, 请同学们任意把它剪成三段,并首尾相连,围一围。
学生活动:
生2:
生4 :
学生各自动手剪成三段,首尾相连,结果呈现:
生1:
IX
生3:
△,
生5:
【设计意图】:学生任意截吸管,可能围成的图形,从而产生问题, 质疑围成三角形所需的条件。
二、验证猜想:
师:操作结束,请同学们小组说说各自操作结果。
生:围成图形不一样
师:(巡回观察,找具有代表性的操作结果)指明学生在投影机 下展示,(5种结果代表学生逐一展示)请和生1、生2、生3结果分 别相同的学生举手;
师: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生: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请和生4、生5结果分别相同的学生举手;
生:结论,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各自动手操作,进一步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判断。
四、质疑探究:经历合作探究学****的过程。
师问:为什么操作验证的结论不一样呢?请小组合作讨论、研究。
生1:与生4相同问题,是他们截短了 2根吸管,较短两头连接 不上;
生2:与生5相同问题,是他们截短了的2根吸管首尾和第三根 一样长。
师:及时评价,(***高昂,)你们真了不起,富有细致观察力。
师:想要使刚才生4、生5的吸管首尾围成一个三角形,怎样截?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究。
生1:要围成三角形,上面两根接起来比第三根长
师:谁能用更精练的语言复述一遍?
生2:围成三角形上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那我将这个三角形旋转一下结果会如何?
生3:观察结论同上。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是?
生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全体同学:齐说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引领其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
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五、学以致用:
师:有小朋友们这样了不起的发现,请观察作业纸上的三角形, 并列出三角形三边的数学关系。(小组合作)
师:巡回观察,找问题代表学生,指明学生投影机展示。
生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