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① 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a)
②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图示 (c)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它位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读图要求:识别地球在八大绕日行星中的位置、运动方向、相邻行星的名称。
2、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一一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 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 _
成分,充足的水分。
原因:(1)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2)距日远近适宜,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3)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中的大气层,有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
呼吸的大气;
(4)地球内部水汽的生成及外逸凝结导致了液态水的存在。
3、 太阳辐射与地球
① 太阳辐射的含义及能量分配(a)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可分为紫外光、可见
光和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约 50%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
②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b)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 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的活动和变化,是地理环 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如煤炭、 _ 石油、水能等。
4、 太阳活动与地球
① 太阳活动的类型(a)
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耀斑、日冕、太阳风。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冕发生
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② 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b)
影响气候:一般来说,太阳活动极大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大; 太阳活
动极小年,地球上气候相对比较平稳。 如黑子数目变化的周期为 11年,黑 子数目多少与地球气候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T
影响短波通讯:耀斑导致地球大气中电离层受破坏从而造成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
影响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强烈时, 太阳大气向外抛射大量的带电粒子流, 使地球磁场
受到干扰,产牛“磁暴”现象。
极光现象:太阳风导致地球高纬地区大气出现电离,产生极光。
5、地球自转
①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a)
自转基本要素
基本内容
特征
方向
自西向东绕地轴转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
即23小时56分4秒,真正的自转周期
速度
线速度
1670cos a千米/时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
15°/小时
除南北极点为零外,都一样
②昼夜更替现象(b)
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任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这样
就形成了昼夜现象。 向着太阳的半球叫昼半球, 而背着太阳的半球叫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
半球有一个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地球自转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 24小时。
[拓展提示]晨昏圈与太阳光线相垂直, 平分赤道,自东向西运动。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
倾角叫太阳高度。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 00。晨线与赤道的交点 (及经过该点的经 线)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 18时。
③ 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a)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_
④ 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 c)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 地方时是东边地点时刻比西边地点时刻要早,
表现为时间值要大。经度相差 童,时间相差1小时。
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划分 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 15°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 _ 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叫标准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差一个小时。 中
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 12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
经度相差4分钟来计算;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 知西(时区)求东(时区)用加, 知东(时区)求西(时区)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 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1天, 若时间为负值,则加 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⑤ 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b)
向东(一般指从东十二时区到西十二时区) 经过日界线减去一天,向西(一般指从西十二
时区到东十二时区) 经过日界线加一天, 时刻保持不变。180°经线与日界线不完全重合。
6. 地球公转:
①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a)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年(恒星年一约 365日6时9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