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中国制造2025-行动指南解读报告.ppt

格式:ppt   大小:914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制造2025-行动指南解读报告.ppt

上传人:阳仔仔 2021/9/1 文件大小:9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制造2025-行动指南解读报告.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
解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
2016年9月24日
第一部分:《行动指南》出台的背景
《行动指南》是《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统一部署,近30个部委合作编制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服务型制造、质量品牌2个行动指南和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指南,这11个指南与《中国制造2025》构成了“1+X”体系。
到目前为止,第一批5大工程实施指南已经发布实施,第二批其他6个“X”中,《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率先发布实施。
现实意义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选择。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有效改善供给体系、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
02
03
01
为什么要出台政策引导服务型制造发展?
专题研究
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
征求意见
组织编制
组织开展了《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发展服务型制造政策措施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对国内外服务型制造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认真研究。
2015年7月成立了编制小组,广泛听取专家、协会、企业及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意见和建议;
9月广泛收集了解各地服务型制造发展情况。召开部分行业协会座谈会,听取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情况及相关意见和建议;
10月,形成《行动指南》初稿;
12月,形成《行动指南》征求意见稿。
2016年年初,两轮书面征求部委、协会以及地方和部内各司局意见,多次召开座谈会,特别是听取中国工程院专家学者意见,不断修改完善。
定稿印发
3月18日,通过了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的评估论证;
6月3日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
会签相关20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于7月正式发布。
第二部分:服务型制造是什么?
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三点认识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中央提出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强调立足于制造业核心主业和产品,是要“强制造”,而决不是“去制造”,甚至“去实入虚”;
——服务增值,必须以工业制造能力提升为基础;
——所谓服务化,是指制造业转型的进程,其目标是发展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的基本内涵
强调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的作用;
既要发展基于制造的服务,也要发展面向服务的制造。
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属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部分;
加快服务型制造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做优二产、做强三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向价值链两端延伸,通过创新设计和强化产品服务增强产品美誉度;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协调制造、服务外包提高制造效能,实现价值链整体向上提升。
产业形态层面
融合方式层面
发展成效层面
三层内涵
对发展服务型制造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都缺乏足够的认识;
制造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服务现象。从调查数据看,机械行业78%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0%,仅6%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比超过20%,这和全球制造业26%的平均值差距较大。
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已将研发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等作为重要业务,但大部分企业仅能提供安装或维修等基本服务。
东部地区的服务型制造发展起步较早,江苏等地已经形成部分可以推广的案例。
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撑体系,配套的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服务型制造的发展需要;
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服务型制造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突破人才制约问题。
发展不均衡
公共服务不到位
认识不到位
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发展服务型制造应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