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doc

上传人:maxdoer 2021/9/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篇一:【阅读欣赏+训练】《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田K)
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著有《稼轩长短句》。
主题
此词为作者认镇江知府时登京口北固亭所作,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赏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为什么不这样说呢?这就跟词调有关系,因为这种词调规定头一句只能七个字,第二句五个字,所以只能倒过来说.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这是问答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两句一样.
1“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话很好,在说千古兴亡事总在那里变化着,而只有长
2
江滚滚流,,这句话是杜甫《登高》诗中的,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辛弃疾用了现成的句子摆在这里,很合适.“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是问答句,“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人家的话;这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是问答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又是人家的话对衬起来了,对得很好.
“天下英雄谁敌手”《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曾经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使君,指刘备.)这里辛弃疾运用原话,再加上孙权,成为三人.
“年少万兜鍪”,这句话为什么不说一万个士兵,而说万兜鍪呢?这就是以物代人,因为士兵的特征,除了战甲以外,头盔也是特征之一,.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指宋高宗、孝宗等)?,,,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题库
、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答案: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