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 -
发展党员程序
第一阶段,入党申请
程序1:递交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材料1)的内容要完整,不能很少、简单应付,更不能网上下载。最后要署名并注明具体的年月日。
书写要规范,不能打印,必须手写。有书写能力的,必须本人书写;确实本人不能书写的,可由本人口述,请别人代写,但要说明不能亲自书写的原因,经申请人署名盖章或按手印后交党组织。
要妥善保管,不能破损,更不能丢失。
程序2:党组织派人谈话
党组织接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情况。
谈话结束后及时整理,形成谈话记录(材料2),并签名盖章,确保有据可查。
第二阶段,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
程序3:推荐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并公示
一般情况下,入党申请人递交入党申请书6个月以上、具备入党积极分子条件,才能被推荐和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实际工作中,有的提交入党申请书很短时间内就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这是不科学、不合规的。
. -
. . -
召开推荐会,主持人要说明递交申请书人员的XX,组织投票推荐,但不能将印好名字的票发给参会人员打“√”,更不能由主持人提出名字,让参会人员举手表决。群众票和党员票(推荐票,材料3)要有所区分,比如A票、B票。
推荐会要做好记录(材料4)备查。推荐票也要注意保存。上级党委要派人参加推荐会议。
基层党组织对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公示(材料5),时间一般为7天。
程序4:上级党委备案
根据推荐情况,支委会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后,要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党委提交《备案报告》(材料6)。
上级党委审查后,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备案意见)(材料7)
市直的入党积极分子统一报上级市直机关工委备案。
党总支要对所属党支部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审议,党支部的《备案报告》要先报党总支,再报党委。
上级党委备案后,及时发放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写实薄》(材料8)、《发展党员监督管理登记表》(材料9)。
程序5:指定培养联系人
党支部要指定1至2名正式党员(一般是2名)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
. -
. . -
培养联系人每半年填写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写实薄》。
程序6:培养教育考察
入党积极分子应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主要是写《思想汇报》(材料10),一般每季度一次。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集中培训,严格按照新《细则》要求执行,入党积极分子的集中培训不能代替对发展对象的集中培训。新《细则》对入党积极分子的集中培训,时间没有明确要求,时间和形式可灵活掌握。
第三阶段,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
程序7:确定发展对象
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才可列入发展对象,但如果在刚好到一年的那一天就确定为发展对象,也不科学、不符合实际。
对确定发展对象的程序,新《细则》要求,“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本上,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并报上级党委备案后,可列为发展对象”。以往,大多是支部委员会直接研究讨论决定发展对象,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