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树叶中的比》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树叶中的比》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健 2021/9/2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树叶中的比》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树叶中的比》教学设计
执教人:宋德兰
时间:2014年12月3日 地 点:新区实验小学六(1) 研究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
内容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学习了如何求比值 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一一测量树叶中的比。通过测量、比较同一树叶 的长和宽的比值,发现树叶中隐藏的祕密。比如同一种树叶,长和宽的比 值都比较接近;比值接近的不同树叶,形状也相似;树叶长与宽的比值越 大,树叶就越狭长等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比在现实 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对比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之前已学习过比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是在前面学习比的基础上运 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
设计理念:
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树叶,亲自动手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的 过程中了解树叶中的秘'密
活动目标:
1、 通过数据收集和计算,探索发现一些常见树叶长与宽的比。
2、 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计算、比较等实践过程,感受收集数据的作用, 体会从数据里可以发现规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观念。
3、 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比,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应 用数学的兴趣。
活动重点:利用比的知识探究树叶长与宽之间的比例关系。 活动难点: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各种树叶,多媒体课件、作业纸等。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导入
谈话:课前大家收集了很多树叶,仔细观察一下采集的树叶,看看每 种树叶有什么特点,小组里互相说说看。
观察比较
出示一些常见树叶
引导:看看它们的大小形状是怎样的,不同树叶的大小、形状区别在 哪里,同种树叶的大小、形状又有怎样的关系?
观察后小组讨论。
交流,相机板书:
不同树叶形状一般不同,同一种树叶形状是相似的
同一种树叶形状相似,从数学角度看,反映出什么特点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有很多收获的
3•揭示课题

怎么样可以知道每种树叶长和宽的比呢?怎么样比较这些树叶长和宽 的比呢?说说你的想法。
明确:先测量树叶的长和宽,再比较长和宽的比值。
指出:测量、计算、比较是我们研究数学常用的好方法。【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观察树叶,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动口的欲望,在比较树 叶的过程中,发现通过测量、比较树叶的长和宽来探究同种和不同种树叶 形状的方法,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也为下面 的探索实践做好了准备。】
二、 动手实践、自主发现
举例介绍树叶的长和宽
谈话:动手实践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树叶的长和宽指的是什么?
结合书上66页的图,你能向大家解释一下吗?
动手实践
活动要求:
4人一组,每组测量2种不同的树叶,组长分工。
每人测量10片同一种树叶的长和宽,并算出长和宽的比值(保 留一位小数)填在67页的表里。
计算出你测量的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的平均数。
在小组里交流各自测量到的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的平均数。
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与相应树叶对照,看看树叶的长短宽窄和比 值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操作实践,记录数据并进行相应计算。
组织比较交流
你测量的是哪种树叶,比较每片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你有什么 发现?
指出:同一种树叶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