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植树造林技术与造林管理探讨
摘要:指出了植树造林是一种新造森林的生产活动,是培育森林的一个重要环节,树木植物在维持良好生态环境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密切相关。阐述了植树造林工作的意义,并探讨了植树造林的种类与造林管理的措施,以供广大林业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植树造林;造林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151-02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温室效益、水土流失、森林火宅、洪涝灾害、土地荒漠化以及物种灭绝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森林面积的锐减有着直接关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既可以让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到保护与改善,同时还对人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十分有利。因此,不断扩大我国林业的覆盖率,实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已是必然的趋势。在进行植树造林时,也要注重造林的方法与技术,要加强对植树造林的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并在林业管理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林业质量与面积的提高。
2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要意义
植树造林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森林的方式,提高森林面积、植物种类和生物多样化的生产速度,在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涵养淡水资源和重构生态的同时,还能美化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资源和空间,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另外,植树造林也是当前世界上广泛运用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3植树造林的技术种类
播种造林技术也被称之为直播造林技术,该技术是将林木种子直接在造林地上进行播种。播种造林技术有着简单、方便的特点,便于施工,不需要进行育苗的工序,在大面积植树造林工作中应用的比较广泛[1]。但是播种造林技术对造林地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并且也需要做好幼林抚育措施。一般来说,适合播种造林的树种要具备种粒较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特点,比如核桃、油茶、橡栎类等种粒较大的树种,或者是马尾松、华山松、油松等种源、发芽条件良好的中小粒树种。另外,在进行造林活动时,也要选择有良好环境条件的造林地,要确保造林地受到的各类灾害性因素较少,并且还要有较为充足的水源,不能在人烟稀少或者偏远地区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植苗法一般适用于树种限制大、立地条件差的植树造林工作,因为植苗法有育苗工序,所以能够通过人工干预让种子发芽率得到提升,从而有效提高种子利用率。在使用植苗法时要选用根系完整的苗木,这样才能和恶劣的环境条件进行对抗,并不受苗木缺水与外伤的影响[2]。植苗法对于云南地区各类树种都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中,尤其是在灌木林更新、迹地更新等工程中,植苗法植树造林技术是最佳的选择。
分生造林技术也被称作分殖造林技术或者扦插造林技术,该技术直接使用树木的各营养器官进行扦插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