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毛中特.ppt

格式:ppt   大小:17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毛中特.ppt

上传人:sxlw2018 2021/9/2 文件大小:1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毛中特.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背景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近代中国社会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
1
2、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三,皇帝虽然被推翻,但中国仍然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第四,中国虽然保持独立的形式,但实际上已丧失了独立主权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2
3、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
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
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
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
3
4、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1)历史必然性:旧民主主义革命证明农民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民族资产阶级也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机成熟
(3)新旧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社会形态相同,社会主要矛盾相同,革命任务相同。
不同点:领导阶级不同,指导思想不同,革命前途不同,与世界革命关系不同。
(4)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
4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
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1926年前后,逐渐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形成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
抗日战争 时期
4、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抗日战争末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5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6
1、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提出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2、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形成
《〈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7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动力和对象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8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1、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一次革命论”与 “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倾向
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家组织形式
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