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了解课文描写的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2、微写:让学生学会“通过想象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通过想象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2、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默读课文。
说说你找到的答案。
二、了解内容、感受艺术魅力
1、这幅画为什么会名扬中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清明上河图》,你看到了什么?
2、课文对这些画面也有详细的描写,请快速默读2、3自然段,想想这两段描写了什么?
3、小结:是啊,这几百人,这热闹的街市都浓缩在这张长528厘米,,张择端的画技多么高超啊!
三、品味画面、学习让画面动起来的方法
1、这幅画中,一个有趣的情景正发生在北桥头,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刚才看到的这幅静止的画面,怎样才能让它动起来呢?同桌一起读第4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3、请圈出文中的动词。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请批注在旁边。
4、小结:是啊,每个动作都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感受到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心理,因此在使用动词时要做到准确。
5、课文除了使用准确的动词,还怎样让画面动起来呢?自己细心地再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新发现?
6、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读读这个段落吧。你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7、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这幅惊险刺激的画面。你感受到什么?
8、小结:是啊,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上准确的动词,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使这个场景更加传神。
四、微写
1、这幅画中,桥下的一幕同样精彩,请用上这些方法写写吧。
2、评价标准。
3、展示作品。其余的孩子认真听,评价。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画工精湛的《清明上河图》,感受到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学习了用准确的动词和丰富的想象,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希望孩子们把这个方法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六、板书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传神
想象(故事)
静————动
动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