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78].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78].docx

上传人:1656741**** 2021/9/2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78].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的内容。
,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熟读成诵。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
熟练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近体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心情总是难过的,免不了要讲些祝福的话语,有的甚至做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时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进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平庸,落入俗套了。那送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学****这首诗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给我们一首诗,附有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分析?
对于诗歌的分析欣赏,其实孟子很早就提出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种主要方法,同学们也经常用,只是不知道具体名称而已。所谓的知人论世,是指要想理解某诗人的诗,,同时还要了解该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其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为一个作家的作品,必然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联系。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要根据诗歌本身的内容“意”
去推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志”。但是这两种方法又太过于笼统,在具体的分析中,我们可能没有具体而全面的资料或者诗句晦涩,我们不甚理解,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就教大家一种更具体更切合近体诗自身特点的方法“起承转合”法(近体诗定义弄清楚: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起承转合”分别标志了每联的作用。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承:颔联,紧承上联所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下面,我们就用“起承转合”法来分析这首诗。
(二)作者介绍:
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三)题目分析
题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
唐代的官制,一个县的行政长官成为“令”,县令以下设一名“丞”,处理文事;有一名“尉”,处理武事。文丞武尉,是协助县令的官职。文人书简往来,或者在公文上,尊称县令为“明府”,县丞为“赞府”,县尉为“少府”。
蜀州,即蜀郡,成都地区从汉至隋均为蜀郡。唐初该郡为州,故王勃改称为蜀州。但当王勃做这首诗的时候,成都地区已改称为益州。所以王勃用的仍然是古地名。后来王勃死后武后垂拱二年,将益州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就称为蜀州。
(四)课文分析
1.“城阙辅三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