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千字”探源3.doc

格式:doc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字”探源3.doc

上传人:zgs35866 2016/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字”探源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七、释“寒”一、寒,冻也。——《说文》《说文》解“寒”:“冻也”,就是很冷的意思。这是金文的“寒”。天寒地冻的季节, 回到家里, 堆上满屋子的草, 然后钻进去。用这种情形来表示“寒冷”, 实在是很有想象力的。《说文》也解说:“从人在宀下, 以茻荐覆之, 下有仌。”宀,读作 mián 表示屋子;茻,读作 mǎ ng 表示草很多;仌, 读作 bī ng 就是古写的“冰”。这里似乎也透漏了古人造字的一个思想,就是用人的行为来表述人的感受。这也是“寒”,人的脚上多了个弧形符号,似乎是要强调“脚板冷”。奇怪的是,这两个“寒”字,都没有许慎所说“冰”。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有“冰”的“寒”字,两条短横就是“冰”。踩在冰上,当然更突出冷了。这也是金文的“寒”:外框变成了坡顶,房屋的意思更明确;中间的人变成了一竖,淡化了;脚形更加靠近冰,也就更突出“冻”。这是小篆的“寒”, 字形规范整齐而且漂亮美观。许慎就是根据这个字形解说的, 而这个字形,显然是根据后两个金文字演变而来的。不知道上面这几个金文“寒”字是不是有先有后, 要是有的话,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汉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二、“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易· 系辞》“寒”是冻的意思, 所以, 特别冷的冬天就叫“寒冬”, 地球上低温地带就是“寒带”, 带来冷空气的风就是“寒风”, 因为天冷而牙齿打战或者不自觉地发颤就是“寒噤”或者“寒战”, 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就是“寒暄”。同样, 寒冷的夜晚是寒夜, 寒冷的星星是寒星, 冬季的假期是寒假……这个意思的“寒”和“暑”相对,所以《易经》中写: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寒食”的字面意思是说要吃冷的食物。这其实是一个传统的节令, 在清明前一天。据说,“寒食”来自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晋文公为怀念被自己放火烧死的介子推而规定这天不生火做饭,只吃“寒食”。后来,寒食节慢慢地就和清明节混起来了,现在有一些地方就把清明当“寒食”的。在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中还有一个词语流传很广, 就是“足下”, 是表示对别人尊敬的词语, 它也来自晋文公对介子推的怀念。“寒”也表示感到冷, 成语“唇亡齿寒”意思是说, 嘴唇没有了, 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借指邻国一旦被灭亡,那么自己一定就危险了。从感到寒冷又借指感到恐惧,比如“寒心”。也许是因为穷人更多地感到寒冷, 因此“寒”就引申来表示“穷困、卑微”。比如艰苦的学****环境就称作“寒窗”, 贫穷的读书人称作“寒士”, 寒士因贫穷而衣着不够得体、举止不够大方就是“寒酸”。不过, 要是自称自己什么什么“寒”, 那多数是表示客套, 例如称自己的家为“寒舍”, 称自己的家族为“寒族”,这些就是谦词。“寒”还是中医的一个专业名词。中医认为, 当“寒”侵入人体后,血液就失去了阳气的温煦, 就会运行不畅、淤堵不通,因而得病, 就是所谓的“寒症”。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易水寒”, 不光是河水冷, 它还渲染了环境的悲凉和悲壮, 因为故事的主人公荆轲要去做一件名垂千古但却有去无回的事。荆轲的故事出自《史记· 刺客列传》,是战国末期的事。当时秦王正在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 燕国太子估算自己没有抵抗秦国的实力, 却也不甘心为秦国所灭, 决定派荆轲去行刺秦王, 以期扭转局势。临行之日,燕太子在易水河边为荆轲送行。高渐离击筑, 荆轲引吭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真是激越悲壮, 同去的人都为之感动。司马迁这样写道: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虽然刺杀秦王的行动失败了,燕国也在几年之后被秦国灭掉了,但荆轲的义勇慷慨,与易水、悲歌同载史册,扬名千古。十八、释“来”一、原来“来”是“麦”《说文》解释“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什么意思呢?周,周王室或者周朝廷;受,接受; 瑞麦, 祥瑞之物;来, 小麦;麰, 读作 móu, 就是大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周王室所接受诸侯敬献的祥瑞之物中就有麦子, 一种是小麦“来”, 另外一种就是大麦“麰”。段玉裁说, 古时候无所谓小麦大麦之分,可能就是在周朝时才分别开来。那么, “来”就是“麦子”吗? 这便是甲骨文的“来”, 模拟的就是一束麦子的形象。篆文以及繁体字“來”, 就是从这个字形演变而来的。这是“来”另一种写法,一束麦子的样子更为清晰。这是篆体, 《说文》说它“象芒朿之形”。说明许慎也认同“来”模拟的是“麦子”。既然, “来”是麦子,那么, “麦”又是什么呢? 这就是甲骨文的“麦”。上一半表示麦芒,下一半则是反向的“夊”( zhí) ,表示脚。这也是“麦”,和上一个字相比,这个字形上的斜杠似乎更加强调“麦芒”的意味。这也是“麦”, 竖的两边各加了一笔, 好像也是在强调“麦芒”, 而且这个字形直接影响了小篆写法。这就是小篆的麦,《说文》引用的小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