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会计信息失真的探源.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信息失真的探源.docx

上传人:小白 2021/9/3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信息失真的探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
会计信息失真探源
肖立云
摘要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可比、清晰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然而,自1993年我国进行会计改革,实现与世界惯例相接轨以来,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成为急待解决的难题。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会计信息“具真”与“失真”的判断标准,区分了对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的“真实性”含义和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的“真实性”含义,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内部动因、外部条件及文化根源作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判断标准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确定的会计核算目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可比、清晰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然而,自1993年我国进行会计改革,借鉴西方先进的会计制度,实现与世界惯例相接轨以来,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成为急待解决的难题。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会计信息“具真”与“失真”的判断标准
㈠主要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  
    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会计信息 “真实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并试图界定 “真实性”标准的含义。  
    为明确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于1980年5月发布了第2号
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并确立了关于会计信息 “真实性”的以下观点:①认为真实性“就是一项数值或说明符合它意在反映的现象”。②认为反映真实性与“可核性”、“立性”等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之一。③反映真实性存在“反映真实性的程度”、“精确和不肯定性”、“偏向的影响”、“完整性”等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 (2022)》将 “真实性”作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首要原则,要求 “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其并未解释会计核算所要求的“真实性”的实质性含义。  
    据此可以得出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标准的几点初步结论:①尽管不同机构颁布的会计准则都明确要求会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