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理综合野外实习计划
综合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此次野外综合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课堂教学完成后的 具体实践环节,许多在课堂上学习过的内容在此次实习中 都会有所体现和应用。本次实习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工作意识,了解自然 地理野外工作的基本思路与途径,并初步掌握自然地理学 野外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解自然地理学各个要素之 间、各个地域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能够从结构、 功能和演化及它们的协同等角度理解认识其整体性和差异 性;
培养学生在野外的独立生存能力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的能力。
2、 野外实验路线
黄桶古道,文峰塔,德国大使馆、老君洞,蒋介石官 邸
3、 南山综合地理学考察内容与分析
通过对野外实验的观察、记录,并借助于G oogleearth等工具,认识南山地区主要地形地貌基本特征 及其分布规律等。
通过对野外实验的观察、记录,描述南山主要植被、 岩石、土壤类型和代表性植被、岩石、土壤的形态特征, 以及本地区主要植被、岩石、土壤空间分布规律等。
南山是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交织带,多黄葛树;
土壤多为山地特殊的黄色与棕色混合的泥土 沿线景观 黄葛古道
黄葛古道是茶马古道南山段,有世界上最高的贸易通 道的称谓。是重庆市知名度最高的一条古道,有着800年历 史,曾是历代川黔商贾的必经之地,被称为重庆的“丝绸之 道”。该古道始于唐朝,宋、元、明、清时期处于鼎盛时期, 属巴渝十二景之一。道路地面突出了山地特点,坎坷崎岖。 但是宽阔的石板摆出当年的经济和文化历史,使得山间逶 迤的小路显得康庄而大气直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期前, 这条古道依然是一条交通要道。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这 里已不再是人们为生计忙碌之道了。经过几年的短暂沉寂 之后,这条古道再度迎来了兴旺的人气,树木参天的古道,吸 引了不少中老年人前来健身 老君洞
老君洞:原名太极宫,是川东地区第一道观。位于南 岸区上新街东南约
2公里的老君山上。沿古川黔大道,约登240余级至老 君坡,再折向庙前石梯,上427步就到了山门月台。也可 坐车沿南山旅游公路至坯口处下车,从新建的大门入内。
此道观在三国时已有殿堂,正式建于隋末唐初,已有 1700多年历史。经历代扩建,到清乾隆时最盛,成为远近 闻名的名山古观。这里环境幽静,林木参天,浓荫夹道。 整个道观依山造殿,凿壁成像,自山门起沿峭崖、陡壁呈 “玄”字而层层布置,盘旋而上,直达山顶。观内有三清
殿、真武殿、灵祖殿、三丰殿、斗姆殿、文武殿、七星殿、 吕祖殿、慈航殿、玉皇殿、财神殿等1 3座殿堂。这些殿多 仿我国庭园式样,悬山穿斗,飞檐翘角。
登上老君洞山顶俯视山下,境界迷离,钟磬和鸣,香 烟袅袅;极目远眺,数十里山城景色,美不胜收。
主要了解的是中国古代的道教的文化特点和传承,道 教与佛教的差异与融合,还有就是对古代神话的了解。了 解古代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感受当今世界 上地势最高的贸易通道,了解和知道茶马古道的历史经济 地位和各地域人文化的交流和交融。观察了解重庆整个地 貌的特点。
文峰塔
文峰塔为七级楼阁式塔,通高约28米,砖石结构,底 层为条石筑成,余为砖砌,塔顶为六角攒尖葫芦宝顶。塔 身呈六边形,层层上收。进门从左侧沿石阶旋至二层,以 上为木楼梯至顶,每层有窗洞两个,可极目山城数十里。
19 92年重庆市人民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
年公布为直辖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南 岸区黄桶碰文峰塔文峰塔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60 年历史。它是重庆主城的一座名塔。据《巴县志》记载: “文峰塔峭立山巅,凡七级,高逾十丈,万松围护,攒天 —王白肘 O
因流传一时的反特惊险小说《一双绣花鞋》和根据小 说改编的电影《雾都茫茫》及同名电视剧分别取材取景于 该塔,使得这座塔更加名扬中外。
文峰塔,曾是重庆最有看点的风景一一在重庆最繁华 的渝中区就可以远眺到它遥远的身影。我们经过这么艰难 的跋涉,才得以来到文峰塔,那种征服感,那种一览两江 环绕渝中半岛的感觉,对于视线不够开阔的山城人来说, 真是妙不可言!文峰塔矗立山顶经一百多年的风霜雨雪, 已是满身沧桑,青苔草木点缀在风化了的塔面上,斑驳陆 离,极具审美特质,只可惜年久失修,上不了塔顶,文物 主管单位考虑到游客安全,对三层以上进行了封堵。然而 目前,文峰塔已经不对外开放,塔一层的门已经被封堵, 无法进入。
蒋介石官邸
位于南郊的黄山23号。黄山位于南岸区,海拔580米, 面积约1平方千米。黄山处于奇峰幽谷之间,遍山松柏簇 拥,风景极佳,属南山风景区范围。1938年,日本对重庆 实施战略轰炸,为躲避日机轰炸,蒋介石选中黄山。其中 著名景观有: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