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丛法滋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pdf

格式:pdf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丛法滋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pdf

上传人:iluyuw9 2016/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丛法滋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联系方式:yhwxt ***@yahoo .com , (010 )58268082 丛法滋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杨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传统医学科,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 1号,100730 )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中医药疗法;经验;丛法滋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 )又称过敏性鼻炎, 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鼻黏膜反应增高导致发作性打喷嚏、流大量清涕、鼻塞等,属é型变态反应。现代医学采用对症处理,能够较好地控制临床症状,但容易复发,且长期用药有一定的副作用。脱敏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的敏感性,但有时难以查到过敏原而影响治疗。我院丛法滋教授从医 50 余载,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从师学****受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变应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鼽嚏”、“鼻鼽”、“鼽水”范畴,《素问》称之为“鼽嚏”,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首次描述了本病的临床特征,指出“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声也”。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因素,多为风寒、疫气之邪侵袭鼻窍;二是内在因素,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因此,本病的发生是以机体的内因为本,外因为标,外因与内因合而为患。常见的临床分型有: (1 )肺脾肾气虚型; (2 )肺气虚型; (3 )肺脾气虚型; (4 ) 肺肾气虚型; (5 )风热外袭型; (6 )气滞血瘀型; (7 )风寒犯肺型; (8 )肺经蕴热型。丛法滋教授通过对本病的观察,认为本病标在肺,本在脾肾,其诱因为风寒侵袭、气候突变或异气、异味刺激,而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是久病导致气虚阳微饮停,抗病能力低下。明·戴元礼《证治要诀》认为,鼻鼽“脑冷肺寒所致”。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气虚弱,则腠理不密,风寒之邪侵入,宣而不发则为鼽。气虚不降,湿停上焦,寒湿相搏则引发清涕。肺气虚主要表现为免疫和肺通气方面功能的异常。脾胃属土,位居中央,鼻在面之中央,故为脾胃之外候,所以《素问·刺热》说:“脾热病者,鼻先赤”。又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得以布敷全身,人体则阴平阳秘,诸脏功能得以正常。脾虚证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而变应性鼻炎即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证治要诀》认为,“有伤冷而涕多清者,此肾虚所生,不可过用凉剂。”肾为元阳元阴之根,肺得肾阳之温,方能宣发肃降,鼻窍得以通畅。肾是人体代谢调节中心,肾的功能正常,则人体功能代谢旺盛,有条不紊,保持相对稳定。若肾阴阳失衡,尤其是肾阳虚衰, 代谢调节能力降低,免疫功能减退,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内平衡紊乱,影响及肺,肺肾两虚,则易发生过敏性鼻炎。故丛教授分别从肺、脾、肾三方面入手论治变应性鼻炎,取得很好的疗效。 2 治疗方法丛教授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过程中,根据其病因病机及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适时选用不同的方药,常用方有玉屏风汤加减、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附子桂枝汤加减、小青龙汤加减等,同时选择一些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过敏及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如茜草、紫草、防风、蝉蜕、地龙、徐长卿、乌梅、五味子、柴胡等,可随症加入。在治疗初期,鼻塞、流涕用辛夷、石菖蒲等;鼻痒用苍耳子等;大量清涕不止,用石榴皮、五味子、乌梅、诃子、生龙骨、牡蛎等收涩药物, 以治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