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年级数学上册跳绳教案
篇一:一年级数学上册《跳绳》教案
教学目的:
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
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难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老 师也喜欢跳绳,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也是小朋友们课 间活动的娱乐方式之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跟跳绳照 片。(课件出示)
师:大家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哪!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 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计算8的加减法。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 试。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师: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图中的不少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 学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讨论一下。
分一分,填一填。
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 有困难的学生。
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3+5还可以表示什么? 4、巩固练习。教材 第39页试一试 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教学9的加减法。板书设
计:跳绳(8、9的加减法)80123456788765 4321090123456789987654321 0 教 学反思:
本节数学课,用跳绳比赛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出学 习内容,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 际,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 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试一试等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的学 习自主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勇敢地试,从而培养学 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意识以及学习的能力。
篇二:一年级数学上册 跳绳教案 北师大版
跳绳
篇三:一年级数学上册跳绳教案北师大版
跳绳
篇四:一年级上跳绳教案
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发展 学生数感,力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中的生活。
本节课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
理特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树立自信心。
在教学中首先利用了 “跳绳”这一生活情境,引导 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捕捉图中的数量信息,进行集体交流, 探索“8”的加减法。学生在老师的提醒下,能够充分注意图 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说出算式。在这里值得 注意的是,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通过学使有一部分学生能不看图就直接说出算式,这时 老师应该肯定学生,在肯定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说出算式的由 来,把学生自然拉回到图上来,让能说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