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5 2021/9/3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 层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使我校尽快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 校,并具备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后劲,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 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组 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 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河北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 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河北省政 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 等文件精神,参照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第一、二 聘期改革的实践经验,在进一步深入调研、反复测算与论证、 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指导思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 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 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建立符 合我校特点、有利于人员结构整体优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 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 我校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按照绩效优先, 体现公平的原则,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逐步推 进。
基本思路
总体思路: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和岗位管
理,用岗位职责规范和引导广大教职工努力工作,以尽快实 现使我校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的目标;加大内部分配制 度改革,将岗位津贴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积极稳妥 地推进后勤公司、校医院的改革,建立更趋合理的运行机制。
用人制度改革要促进校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
利用。加强编制管
1
理,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需要设置岗位,定编 定岗定责;实行全员聘任,淡化身份,强化岗位管理;公开 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
在执行现行工资体制的前提下推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津贴分配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 性。
后勤改革要转换运行机制,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管理体
制,模拟企业管理运行模式, 充分挖潜,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后勤社会化。
二、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推行岗位聘任制度。根据 我校发展战略和教学科研、教辅、管理等工作的需要设置各 类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聘任期限,按照规定程 序对各级各类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岗,实现人事管理 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人员定编
编制管理是实行聘任制度的基础。根据各类人员所担负 的职能和工作性质的不同, 对编制实行分类核定、 分类管理; 在控制人员编制总量的基础上,本着突出教学、促进科研、 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控制教辅、紧缩管理的原则定编,使 定编与定岗、定责、聘任及考核相结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 精简高效的教职工队伍。
我校人员编制分为两大类:基本教育规模编制和附属单
位编制。1 .基本教育规模编制
指履行高等教育基本职能,完成国家人才培养任务所必 须配备的人员编制。其中包括教师编制、教辅人员编制、党 政管理人员编制。
教师编制:指为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专职从事教学和科 研工作的人员,包括以教学、科研工作为主,兼做党政管理 工作的人员和专职辅导员的编制。
教辅人员编制:指从事实验技术、情报图书资料、学报
XX等直接或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人员的编制。
党政管理人员编制:指专职从事党务、行政管理及行政 事务工作的人员。
2
包括以党政管理、行政事务工作为主人员的编制。
2. 附属单位编制
指将来逐步实行社会化或部分社会化的后勤服务、生活 保障等单位,如后勤公司和校医院的人员编制、学校中其他 部门的工勤人员编制等。
3. 各类编制的总量控制标准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学校基本教育规模编制标准以 教师编制除以60%计算。教师编制按教育部规定生师比的合 格标准控制总量,暂按教学工作量确定各教学部门的津贴编 制;教辅编制按学校实际情况,以不超过基本教育规模的 25 %确定;党政管理人员编制按基本教育规模的 15%计算,
其中校机关党政管理人员编制控制在基本教育规模的 10 %
以内。
附属单位编制:后勤公司按企业管理运行模式确定编 制;校医院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我校实际情况确定编制。
岗位设立
学校设教师岗位、教辅岗位、管理岗位、工勤岗位四类。
1. 教师岗位
教师岗位的定岗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统筹考虑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