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766· 堂璺危重医堂銎壹至笙箜至鲞箜塑nt』Eme啦ndCritCareMed Mav, 临床指南· 美国糖尿病学会对糖尿病高血糖危象的诊治指南(一) 孙维颖楼滨城编译【关键词】糖尿病;高血糖危象;酮症酸中毒;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两个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即使在正规治疗中也可能发生。这些急症可发生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esketo—acidosis,DKA)死亡率不到5%,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state,HHS)的死亡率则高达15%。老人和小孩或合并昏迷、低血压者预后更差。 1 发病机理 DKA与HHS这两种代谢紊乱的发病机制基本是一致的,就是血中胰岛素有效作用的减弱,同时多种升血糖激素水平升高,如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DKA及HHS患者由于这些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导致肝及肾脏葡萄糖生成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导致高血糖, 同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了平行变化。DKA时,由于胰岛素作用减弱,以及升糖激素作用增强共同使脂肪组织分解为游离脂肪酸,释放入血液循环。并在肝脏氧化分解产生酮体【B一羟丁酸(B— hydroxybutyrate,B—OHB)和乙酰乙酸】,从而造成酮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另外,,并不产生酮体,而目前与此有关的证据尚不充分。DKA和HHS均能造成尿糖增高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使机体脱水、失钠、钾及其它电解质成分。DKA和HHS的实验室及临床典型表现摘要(见表1、表2)。如述,DKA和 HHS在脱水及酮血症(酸中毒)的程度是有区别的。作者单位:1、102200北京,昌平区中医医院; 2、:,主治医师通讯作者:楼滨城,E-mail:******@public..cn 高渗性昏迷文章编号:1684—3886(2005)03—0766—02 2 诱发因素 DKA和HHS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其它有脑血管意外、酗酒、胰腺炎、心梗、外伤和药物影响另外,新确诊或已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终止胰岛素治疗,或用量不足容易发生DKA。新近确诊或已确诊的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慢性病的患者1血糖逐渐升高却没能及时发现,或在急需补充水分的时候而未能及时饮水,就可能发生HHS。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类、噻嗪类利尿剂、拟交感胺类药可能促DKA或HHS发生。年轻1型反复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中,约20%由于饮食相关的心理所致。年轻患者忽视胰岛素的原因有:担心代谢改善后体重增加,担心发生低血糖症, 不依从专家意见,强调自己患慢性疾病而不在意。 3 诊断 、。(一般<24h)。有时全部症状可骤然发生,事先无任何先兆或症状。DKA和HHS的临床表现均可有: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呕吐、腹痛(仅DKA)、脱水、虚弱无力、意识模糊、最终陷入昏迷。体格检查,可有皮肤弹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