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关于释义学的比较文学.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释义学的比较文学.doc

上传人:琥珀 2021/9/3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释义学的比较文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摘要]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合并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关于学科范围的纷争。本文引入释义学视角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并进一步对比较文学学科方法与研究程式进行探讨。哲学释义学认为一切阐释都是从前结构出发,是基于前结构的创造活动。本文指出由于传统的变迁,当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人研究外国文学并不一定就是文化交流,这构成了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分野的基础。在面对他者本文时,调动他者文化对他者本文进行阐释属于外国文学研究;而充分调动前结构中的传统文化阐释他者本文,从而跨入阐释学的横向地带,在问答逻辑中达到视域融合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关键词] 学科界限;前结构;视域融合
  1998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在中国高等院校中文系诞生了,成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学科合并一方面使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人成倍增长,比较文学的地位得以提高;另一方面,也给比较文学界和外国文学界带来了诸多烦恼,激发了许多学者对其深思、探讨。2000年,《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设置了“学科建设研讨专题”的专栏,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有关问题开展了讨论”[1];2002年,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期间,几位学者就“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进行了座谈[2];2003年,第二界
3
“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对学科合并及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3];2004年,在首届中国比较文学高层论坛中,学者们继续就此话题进行讨论[4]。对于学科合并,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对合并表示了认同,不过认为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是两个有各自不同特征的学科[5];有的学者认为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6];另外一些学者则对合并带来的问题忧心忡忡[7].
  学科合并带来的比较文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教学的混乱、学术质量的低下[8]等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由学科定位以及身份问题所决定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其前身就是外国文学)身处同一屋檐下,各自的身份和地盘如何界定、划分?两者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否会导致彼此消融,乃至同一?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学理上将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区别开来。本文将引入哲学释义学中前结构的概念,对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进行身份界定,并进一步探讨在释义学的视角下,比较文学研究如何在一开始就与外国文学分道扬镳,并怎样一步步在视域融合中展开自身.
  一、前结构对于阐释学的意义传统阐释学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他们认为理解就是重构,是诠释者通过本文达到作者的方法。“对狄尔泰来说,本文是其作者思想和意图的表达;诠释者必须把自己置换入作者的视界以便使创造活动获得新生。”[9]这种思想基于阐释者和作者心理同构的基础之上,即所谓
4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对本文意义的通达不仅可能,而且是释义学追求的目标.
  海德格尔将前结构引入理解活动,从而真正改变了释义学.
  他认为,解释从来就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或在真空中进行,“一切解释都活动在前已指出的‘先’结构中。对领会有所助益的任何解释无不已经对有待解释的东西有所领会。”[10]海德格尔将解释前对事物的领会称为“先行具有”;将先行的解释角度或取向称为“先行视见”;将对事物预先的概念上的把握称为“先行掌握”。先行具有、先行视见和先行掌握构成了领会的先结构或者前结构。[11]伽达默尔进一步开辟了哲学释义学空间。他认为,释义学不仅仅是人文科学方法论的问题,也不是主体认识客体的主观意识活动,而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活动。理解的过程就是世界向人类展开的过程。“解释开始于前把握,而前把握可以被更合适的把握所代替;正是这种不断进行的新筹划过程构成了理解和解释的意义运动。”[12]人类就是在对世界的不断理解中揭示了自身存在的可能性。伽达默尔的释义学理论“由哲学为中心源,迅速辐射到文艺批评、美学、法学、历史学、神学、政治学、社会学,甚至科学史领域,并由欧洲大陆向美洲和东方蔓延,掀起了一个世界性的学术潮流。”[13]如果我们采用释义学的视野对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分野加以观照,也许会对问题有全新的理解.
5
  二、前结构中的传统概念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范畴。比较文学是基于“‘跨文明’和‘跨文化’的‘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思维之上的对世界文明互动及文化和文学发生的研究。[14]而“世界文学(外国文学)不可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只能落实到具体的国别、民族文学中去,诸如‘美国文学’、‘英国文学’、‘俄罗斯文学’等。”[15]然而,在看似明显的区别背后,却隐藏着陷阱和误区.
  聂珍钊先生认为,“无论从定义上看,还是从发展历史、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上看,外国文